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哲理的诗思之歌--读柳苏的《一生的颜色》/蔡启发

(2010-07-06 22:12:38)
标签:

哲理

诗思

一生的颜色

组诗

柳苏

美德

文化

生命哲理的诗思之歌    

      ----读柳苏的《一生的颜色》组诗

 

蔡启发

 

 

    每当读到一组诗歌力作时,总是让我欣喜不已。最近,我来到柳苏先生的博客,意外地读到了他的一生的颜组诗,我在收获着惬意中,又要发出由衷的赞叹。这无不给我留下了《一生的颜色》带来的深刻思考,这让我不得不想起古人范仲淹说的物喜,不以已悲”的千古论述。一个人无论是处在什么样情况下,都要使始保持洁净的心景和昂扬的姿态,常怀感恩,常尽孝道。如此读着“生命哲理的诗思之歌”,真是彻底令人荡气回肠。《一生的颜色》组诗,无不彰显柳苏先生的人生思辨和睿智风度的同时,更给人们这样一些启迪。

    留得清白在人间风吹过草原的声音是绿的/鸟飞过天空的速度是蓝的/人走过的一生/该是什么颜色?”。是的人走过的一生/该是什么颜色呢”这让我的脑海里忽闪出央视常播的一则广告,意思是人生就像一次旅行的列车,不要去在意到达的目的地,关键是在于沿途中看风景的快乐心情。一个人因对精神与物质的认识和理解上的差异,所追求的也就不尽相同,人生更是一种生命的过程,只要沿着自己的心灵路径走游,诗意地生活和栖居,不说成败与否,不谈得失如何,只要将灵魂的境域勾兑成崇尚就好。为此,我从柳苏先生诗中得出了这样一个启迪:一个人的颜色特征,应该是气概与素质支配下所追求的价值重金属,也就是一种善良的清,一个失去浮躁的白,即“清白”。做人清白,做事干净,人的一生应当这样走过。

    尽孝尽职皆美德。那么,我们到底《我为谁而生》呢?柳苏先生这样如是地说的:“我为父母而生/要尽孝道/我为儿女而生/要尽职责/属于我的/只能付出/不过,快慰的是/我做完儿子/又当父亲”儿子的孝道,父亲的责任,是有着双向的人格意义的,所谓“孝道”指的就是子女对孝敬父母要诚心诚意,是一种传统美德,子女作为家庭成员中的晚辈,应该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上所具有的道德品行,而且是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论语.为政》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里的译意是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许多人认为孝就是能养父母,让父母吃饱。其实你养狗养马也要让它们吃饱,如果只是给饭吃而不能真正孝敬父母,那跟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段古文它为我们提示了一个不可磨灭的道理,我们年轻一代的晚辈们要从源远流长的尽孝传统中汲取营养,弘扬孝敬父母、孝敬长辈的道德风尚,树立百事孝为先的思想,努力提升自身的素养,做一代无愧于历史的人。如果说尽孝是敬老,那么尽职是爱幼,尽孝尽职皆美德,两者缺一不可。

    浅入深出藏寓意。记得有一句话说的是:平平常常才是真,健健康康就叫福。真情与福份,对于不同的人生价值就会有不同的诠释:现在就来读读这首《用情绪诠释》:你的苦恼再多愤懑再多/天依然是那么高/地依然是那么阔/毫无表情,不曾有所安慰/实质上我们只是在动用自己的情绪/诠释一个词:微不足道”简约的诗句就像一位智慧老人在教授我们学会诠释人生,学会怎样去忘记烦恼?在日常生活中,就当你遇到了天大的伤心烦事,也要把它当成“微不足道”的小事来对待,任何事都是云过雾散。诗歌语言几乎平淡的出奇,不作任何雕饰,却是典型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人生哲理思辨,寓意深重。再如《共同的结局》一诗又说富人忙于金钱/穷人埋头生计/结局:都因劳累而终/所有的快乐和凄苦都托付于/共同的人世。一首诗歌我们不必去要求洋洋万言,或花枝展俏,诗贵精,言为妙,短短六行诗,体现了所谓的有容乃大,浅浅的笔法,却是有着深刻的刀斧,让人不得不去品悟生活的真谛,诗中潜藏着的寓意,真令人感到惊讶。这便是《用情绪诠释》和《共同的结局》所告诉我们的生命哲理。

    每到季节寄愁离。自然界是包罗万象的,人的喜欢是各种各样的,而柳苏先生每每进入夏至,总喜欢在二十四个节气的窗眼上/全神贯注地望来望去”,这使得他绕有兴趣地发现了“绿长得郁郁葱葱”,而“又入夏至”,仿佛像是误入夏季,因为在季节的逼仄下,纵然有“郁郁葱葱”的现象,也因为季节的变换,已经不可替代,人的一生到了赤日炎炎时期,就像生活的毕剥与桎酷了。所以诗人要如此反复强调着我喜欢这白天最长黑夜最短的日子/我喜欢这一年里最茂盛的日子”,嘴上说的,却在心里彼此担心犯愁,“但又心疼它不会持续多久/一些生动,总是穿情而过/很难休戚与共”热烈的日子终究要别去,包括生命中的“一些生动”同样不可能“休戚与共”,这就是《又入夏至》留给我们的又一诗思启迪。

    大约是2009年下半年,我在经营博客中,意外地结识了柳苏先生,当时走进他的博客读诗,让我的眼睛就为之一亮,尤其是现在读到《一生的颜》,总觉得这组诗给人以崭新的视觉感受,诱发着人生的哲理思辨,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在撷取闲适雅趣和情味中遁入了一种道德精神,深情歌唱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陶醉,诗歌不乏为表达了作为孩儿的憧憬,作为父亲的关爱与袒荡无私的胸怀。是一组借乡野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感的“生命哲理的诗思之歌”,越读越是收获着惬意,亦留给人无穷的遐思!

 

    柳苏1969年开始发表作品,有百万字的作品发表于《鄂尔多斯文学》《山丹》《草原》《神火》《岁月》《飞天》《散文家》《散文选刊》《读者》《星星诗刊》《这一代》《文艺报》《中国煤炭报》《中国电力报》《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等报刊,并被选入《中国当代散文精选》《精短散文一百篇》《建国五十周年文学选》等多种版本。主要作品集有《乡韵》《炊烟深处的日子》《山中情结》《与过去隔河相望》《有一条河,叫暖水》及《柳苏诗文选》等8部。曾获中国首届西柏坡散文奖、《草原》文学奖、全国首届网络乡土散文征文精品奖等奖项。词条被收入《中国诗人大辞典》。为内蒙古作家协会、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主编有《杯水诗刊》。

http://portrait6/1265756405/blog/50                                                                               
秋水之舸感谢朋友来访,明天到大别山采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