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楝花香

标签:
情感空间文学/原创香雪百合楝树 |
分类: 散文随笔 |
又闻楝花香
文/香雪百合
萍风慢扫过墙东,楝树花开意蕴朦。
送走春的婉约,夏妩媚而至,那份热情让人温暖而畅快!且不说那些青翠欲滴的绿色,就连不被人关注的苦楝树,也用她那幽幽的芳香打动着每个人的心扉,让你流连忘返,萌生爱意!
其实,喜欢楝树由来已久。它不骄不慢,向阳而生,既没有各种花的娇艳靓丽,也没有青松翠柏的高贵显赫,它只是平凡树种中的一棵,夏日而荫,冬日而息,用耐心和挺拔,迎接一个又一个黎明。
很小的时候,姥姥的院子里有一棵很粗的老楝树,每当夏季来临,满院子都是楝花的香气,浓浓郁郁,煞是喜人。每日,我就枕着那细细的香味入眠,有时,还会把它带入梦里,在幻境里畅游,在一片片香气迷人的情景里,翩然着自己的梦香。那时,我总是缠着姥姥问:为什么楝树结的仔那么苦,而人们还要种它?为何不拔去呢?姥姥才告诉我说,这棵树可不是一般的树,它是有来历的。它是姥爷的爷爷种上的,种的时候就告诉姥爷,一定要把这颗树保护好,将来为后代做家具。他说,楝树是有灵性的,楝,就代表恋家之意。为男儿做家具,他们就会爱家顾家,家庭和美;为女儿做嫁妆,她们的婚姻就会长长久久,“楝”爱美满。姥爷一直小心呵护着,其他的树砍伐了一茬儿又一茬儿,这颗楝树一直保留着,因为姥爷说,它长的慢,时间越久它就越结实耐用。所以,它一直生长着,也一直被我们期待着。
春季来临,各种花次第开放,它是春天里的晚来客,直到万花开尽,它才携带着满树芬芳而至,有诗曰“绿树菲菲紫白香,犹堪缠黍予沉湘”,“团团羽葆盖,叠叠绣熏笼”,你看,文人墨客也都为楝花而奋笔抒怀,这种情感不只是对暮春时节楝花的应景,更是对这种花语的深刻眷恋与爱戴。所以,元朱希晦写到:门前桃李都飞尽,又见春光到楝花。它细细的花羽,簌簌的清香,着实让人百闻不厌,迷醉忘返。它淡淡的紫,高贵而典雅,庄重而脱俗,虽细小,却透着迷人的身姿,那种内敛而悠然的美,非娇艳可比,无百色可绣,它是发自骨子里的端庄之美。一句“楝花飘砌,蔌蔌清香细”,“紫丝晖粉缀鲜花,绿罗布叶攒飞霞”把楝花写到极致,也渲染到极致,大概这就是对楝花的最高褒奖了吧。
所以,每到楝树开花时节,邻舍在吃饭时,总是端着饭碗来到树下,借着花香,一边分享着美味,一边聊着家长里短,偶尔还会谈法论剑,好不热闹。后来,姥姥看邻里们喜欢来于此,干脆用土坯垒砌了一个小方桌,边上放了几个木凳子,这更合了人们的心意,有事没事就会来这里聊天,孩子们就在一旁嬉戏,这里成了那时一个小小的娱乐场所,说是娱乐,也就是人们借以倾吐心事,欢乐聚集的地方,没有笙竹乱耳,优哉游哉,其乐无穷!
到了夏季,更是孩子们的乐园。放假无事,孩子们总是爬到树上摘楝树果子,一串串的青涩果子,透着清脆的光,煞是可爱,树上的孩子摘下后,把一串串的楝仔用线穿起来,然后再用长长的绒线吊着送下来,有的干脆在上面投掷到下面孩子的头上,顿时,就会发出一阵尖叫声。紧接着,就是互掷楝仔,嬉笑怒骂不停,直到大人们来,孩子们才停下来。最有趣的还是拿摘下来的楝仔玩游戏,其中一种游戏叫“散窑”。先挖两行小坑,每行五个,左右两边再挖两个大的,是对战两个人的主营,每人分若干个楝仔。游戏开始的时候,还有许多小朋友一旁助威,一边游戏,一边的啦啦队喊着号子,别提有多热闹了。等到游戏结束,输的一方要听从胜方的安排,有的罚“背媳妇”,有的学动物叫,五花八门,应有尽有,那种玩劲儿,不亚于现在的电子产品,只是,它不会让人上瘾,而是假期休闲时的娱乐,也是增进人们情感的方式,阳光而风趣!
无奈,楝树是落叶乔木,每到秋风扫落叶,它也会零落成泥,只是,它的果实大都不会轻易落下,而是像小铃铛一样挂在枝头,那黄色的果实成了秋冬一道靓丽的风景,像一幅骨感的油画呈现于大自然之中,空灵,美妙,而又画感十足,是画家笔下一道精工雕琢的上乘之作,让人受用,且回味无穷。
但这些早已成了儿时的回忆,再也没有人光顾楝树,也不再有孩子去玩楝仔游戏。姥姥家的那棵老楝树也早已被一棵小楝树代替,大概是老楝树的后代吧,依根而生,也很是茁壮。它依然开花,细细的,小小的,淡紫而芳香。只是,树下再没有了桌子凳子,再没有了群居于此的左邻右舍,炊烟袅袅绕楝树,早已成了人们回味的乡村一景沉积在岁月深处,淡淡的,但依然历久弥新。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就让这份美,悠然于我们的记忆里,点缀我们心灵的空间,年年岁岁,久闻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