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换专业从北大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值还是不值?(图)

标签:
换专业北大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值还是不值三峡在线教育 |
分类: 教育励志 |
为换专业从北大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值还是不值?(图)
作者:三峡在线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满意,秭归一名女生在北京大学读了两年后,退学参加今年高考,结果分数并不理想;仙桃一名男生也在某重点大学读了一年半后退学,今年终于考入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
为了能上自己理想的专业,选择退学重考,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对于少数学生的这一极端之举,有关专家均表示:不赞成。
秭归女生作别北大
复读一年收获失望
付芬(化名)来自秭归农村,从小学习优异,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在同学和老师眼里是一个“传奇”。2009年高考,她取得文科600分的佳绩,是宜昌市第6名、全省第24名,被北京大学哲学专业录取。对这个让很多人羡慕的成绩,付芬却不满意。她的一名高中老师回忆,付芬得知高考分数后,闷闷不乐了好几天。更让她难受的是,她不喜欢哲学专业。
大一期间,付芬开始考虑转专业,她的父亲还曾为此与校方交涉,最终未果。眼看转专业无望,付芬想到退学。她的高中老师得知后,多次劝她慎重考虑,但都被她拒绝。
2011年秋,付芬毅然退学,回到秭归复读,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今年高考,她预估成绩不错,但最终结果与她的期望相去甚远——文科不到600分,不但无缘北大、清华,就连进入武汉大学等著名高校的把握也不大。
记者曾多次与付芬联系,希望了解她退学前后的心路历程,但仍处在高考失利打击中的她表示,“我没什么好说的。”付芬的高中班主任郑中老师说,付芬的转专业之路这么坎坷,自己很为她心痛,希望她未来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
仙桃男生退学重考
如愿进入心仪高校
与付芬相比,仙桃男生肖驰豪还算幸运。他在华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上了一年半后,选择退学重考,今年如愿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专业录取。昨日,记者联系上肖驰豪的妈妈。肖妈妈介绍,2年前,儿子以高分考上大学,“他当时的专业其实是非常好的,在国内上两年,再到国外上两年,毕业后也不愁找工作。”
但真正到了大学,肖驰豪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不是工科。大一时,他就对金融类书籍产生浓厚兴趣,经常手不释卷,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决定退学重考并选择金融专业,这个决定把家人、老师和同学都吓了一跳。在老师眼里,他是个标准的好学生,大一时就通过了英语六级考试,各科成绩也很不错;在家人眼里,他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怎么一上大学就变了?
但他还是勉强做通了家人的工作,于去年11月办理了退学手续,在武汉一家复读学校复习备考。尽管他只复习了半年时间,但由于基础好,今年高考考了620分,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理科最高分如愿进入金融学专业。
---------------------------------------------------------------
三峡在线简评:为换专业从北大退学重新参加高考值还是不值?
为了转到自己心仪的专业而选择放弃目前的学业并重新参加高考,这样的行为放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物身上,都是一个惊人的举动。这种与自己未来人生博弈的选择,同46岁“最牛高考生”梁实连续16年参加高考的“壮举”一样,都是极其不明智和不值得的。
有人会说,这位秭归女大学生重新参加高考是为了能进入大学里自己最爱的专业,从重考的目的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三峡在线也部分赞同上面的说法,单纯的从目的上来看,付芬的选择似乎是合情合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付芬当初所在的哲学专业让她“感到难受”,那么她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既不会感受到学习哲学的乐趣,也不会获得有益的知识和价值,这样一种“难受“的学习过程,相信也会影响到付芬在北京大学的正常生活和个人情绪。
可是,为了进入自己心仪的专业而选择重新参加高考,并不能简单的只着眼于付芬这种行为的目的,我们更应该看到是,这种赌博式的自我挑战对自己人生所产生的不确定影响以及他究竟值不值得的问题。大学生在专业不对兴趣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心态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获得成功,为自己以后的人生前程做好铺垫和规划,也需要我们更进一步进行思考。
其实,在三峡在线眼中,我们大可不必把考试分数和自己的专业强弱看得如此重要。报道中,付芬2009年高考成绩排在宜昌市第6名、全省第24名,但她对这个许多人羡慕的成绩却“闷闷不乐了好几天”,可以看出付芬对高考分数过分的在意,也许这就是她选择重新参加高考的心理最底层预期——我其实可以比09年考得更好。可是要知道,分数并不代表一切,大多数成功人士的高考分数都没有付芬高,现在不一样也站在了社会的顶层吗?
再者,付芬原先的哲学专业——这个人人眼中的“弱势”专业——并非是一门枯燥的学问,也并非弱势学科。哲学让大脑随时随地对人生万事万物进行思考,它表面上看起来文字拗口枯燥无味,但实际上却是一门能在思想上让人感到快乐的学科,世界不正是在哲学的指导下才学会如何运行吗?既然选择了哲学,为什么不能好好享受哲学带来的思想上的快乐呢?
并且,当今社会发展迅猛,专业和事业不对口的例子满世界都是,也许你大学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可是到毕业那天,如果你有能力,依然可以跨专业选择自己热衷从事的行业。
大学里的专业和以后的事业是不能随便划等号的。如果你对其他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你也可以通过选修课、课外阅读或者考研等形式来满足自己,不一定非要采用风险极高的重新高考来实现。三峡在线原来在大学选择的是纺织大学里面有关服装色彩方面的专业,毕业后却并没有选择与服装有关的工作,而是当上了老师,业余时间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如今在这博客的一亩三分地上快乐的生活着,这样的生活不也很好吗?
大学是每个大学生踏入社会前最后的学习机会,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外,更应该学会的是如何为人处世,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知识是学不完的,而为人处世的道理却是自己要用上一辈子的,与其花上时间重新高考,倒不如安心就读你所在的专业,把四年的时间用在真正你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以为。
更多文章敬请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