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这是很早以前本地新闻媒体《三峡晚报》对我的一篇采访报道。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
■本报记者 三峡
10月16日,旨在网站建设、电子商务的三峡资讯网试开通。据宜昌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互联网监控清单显示,宜昌域内网站已达441家。
尽管数量巨大,但这些网站的利用效益却并不能让人满意。一业内人士称,目前宜昌的网站大都停留在浅层次的信息发布阶段,而网站所具有的更大空间却一直荒芜,如电子商务。
而也在10月16日,各路电子商务高手齐聚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湖北省首届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正式启动。业内人士称,电子商务恰恰是一个网站最能产生经济效益的“特长”,电子商务的跛足浪费了极大的网络空间。谁来开发这个巨大的虚拟荒地?
低层次商务
王军,宜昌市一大型事业单位的电脑技术员。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三峡在线”经理。王军说,三峡在线成立之初,就把为企业机构提供最先进和最全面的电子商务解决方案当做网站的3大服务项目。
和其他的一些网站一样,三峡在线目前最主要的服务是发布信息。王军说,他也经常接手一些“网站订单”,如南方汽车博览中心,秭归经贸网等。王军坦陈,这些对于他的“三峡在线”来说仅仅是一些很低层次的商务往来活动,而距离“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这样专业的东西还很远。
王军说,网上贸易是电子商务最为直观的体现,也是最能产生社会效益的方面。
电子商务
目前关于电子商务的解释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作为一个刚刚登陆中国5年时间的新鲜事物,对电子商务的理解也各不相同。
王军认为,电子商务的物理根本在于“网络”,无论是从通信角度解释的“利用电话线、网际网路等方式传递资讯、产品、服务或付款服务”,还是从企业流程看到的“线上商业交易与工作流程自动化的电脑技术的应用”,其本质都是“利用现有互联网或者通信网平台所实现的交易电子化行为”。简而言之,就是通过网络做生意。
实际上电子商务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如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等等。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一些大型的网上购物商城也发展壮大起来,如淘宝网、阿里巴巴等。
目前宜昌市各网站在此方面已经开始了尝试,如三峡房网。在三峡房网上,有很多新房、二手房的出租、出售信息。该网站的一位工作人员称,网站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平台,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交流,直至成交。对购物者而言,在这个虚拟的交流平台,少了许多上街搜店的奔波之苦,还可以“货比三家”。
电子商务瓶颈
尽管有先行者的尝试,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市依然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据监控清单显示,我市441家网站中企业类网站共计224家。记者点击了部分网站,结果发现这些网站主要扮演着各自企业形象宣传的角色,相当于企业的宣传部门。某装饰公司网站联系人在接受采访时称,公司主要通过网站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和一些新颖的装饰方式等等。这位联系人称,“来自网络的订单微乎其微”。
这样的情况存在于大部分建有网站的公司——网站成为了企业的“宣传部”而没有成为期望中的“销售部”。一业内人士分析,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有3大原因:首先没有系统的应用规划,投资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合理深入的衔接企业本身的业务;其次是没有应用进行持续的实施、后期维护和有效的网络营销及推广,致使投资如沉大海;最后是企业没有专业的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应用的实施人才。
某泵业公司网站联系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而这是出现这种情况的核心就是人才不够。很多企业在建立网站之后仅仅满足日常的更新和维护,并没有在上面动脑筋,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动脑筋。
人才紧缺
10月16日,各路电子商务高手齐聚华中师范大学科学会堂,由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主办的全省首届电子商务技能大赛正式启动。
电子商务人才被称为既能动脑、又能动手的“灰领”人才。目前,信息产业、经济管理部门、工商企业及金融机构对此类人才的需求相当大。我省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连续几年供不应求,各学校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
据介绍,举办这次技能大赛,旨在促进一批复合型“灰领”人才脱颖而出。大赛设个人综合职业技能赛和电子商务技能系列专题赛,选手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等全套流程。参加比赛的有大中专院校和高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师生,以及在职电子商务从业人员。优胜者将代表我省参加全国电子商务技能大赛。
我市一些职业技术学校已经开设了电子商务专业。宜昌市商业学校学生科龚老师介绍,目前商业学校开设了专门的电子商务专业,每年这个专业报名者十分踊跃,学校不得不将部分人分流到其他专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该专业的学生就业率高。
助力企业发展
据介绍,一项名为“国际电子商务人才助力中小企业计划”正在宜昌进行。这个计划得到了国际电子商务师联合会的大力支持,首批将培养500名电子商务师。
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为企业免费诊断现有网站及电子商务应用的不足,并根据诊断提出电子商务应用规划及互联网应用实施建议;然后为企业提供经过系统培训专业电子商务及互联网应用的实施人才,并负责企业专业人才不定期的免费培训,最终实现企业自力更生。
负责此次计划的万人就业工程宜昌基地负责人说,这项计划为帮助宜昌中小企业成功实现电子商务并高效利用互联网络促进企业发展,规避企业在互联网应用投资上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降低企业在这方面的应用成本,让企业已有和未来在这方面的投资发挥最大的价值。
在今年宜昌市商贸流通改革发展座谈会上,商界精英共聚一堂,确立了今后商贸领域的三件大事:其中之一就是做好商业网点规划编制工作,大力支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业态的发展。
此文发表于《三峡晚报》2004年10月19日第六版
“深度报道”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