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济会资料:利玛窦“规矩”会与徐光启的共济会标记
(2012-08-10 09:22:02)何新:利玛窦、徐光启与共济会的关系
共济会在中国有别号“规矩会”,而规矩会这个名称实际来自利玛窦。
下图为17世纪耶稣会印制的石板画。着装儒服的利玛窦头上是太阳和耶稣会标记,而徐光启头顶则是太阳和共济会的直尺圆规标记,中间有篆文“规矩”二字:
中国人包括许多中国基督教徒对基督教历史不了解,尤其不知道复杂纠葛的千年基督教内的异端教派纷争的历史。
利玛窦和徐光启都是耶稣会士——耶稣会虽然在天主教内,但与天主教主流信仰和活动则并非相同。
这个问题详论会非常复杂。这里只想指出,耶稣会的兴起与圣殿骑士团的转型有关。耶稣会虽然栖身在天主教内,但与正统天主教在信持、活动、礼仪及信仰上均有重大的不同。所以,耶稣会在18世纪曾多次被葡萄牙教会、法国教会、西班牙教会和教廷、教皇所取缔。
最重要的是,耶稣会还是共济会在天主教内的一个秘密团体,许多公开的耶稣会士也是秘密的共济会员。而耶稣会派遣到东方活动的一些耶稣会士实际是意大利犹太银行家、商团和后来的东印度公司的经济、政治、文化情报人员。
利玛窦是耶稣会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字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教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对早期中西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年10月6日—1610年5月11日),出生于教皇国马切拉塔城(现属意大利马尔凯大区),出身在一个改宗犹太人的富商世家。早年违背家庭意愿加入耶稣会。明朝万历年间到中国传教并定居,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自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
利玛窦于万历三十八(1610)年5月去世,身后被明廷特许葬于北京西郊二里沟。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8日),字子先,号玄扈,皈依天主教后圣名保禄,死后朝廷谥文定。明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末率先学习西方的数学、天文、机械、水利、农学、军事的学者。曾引入西法铸造红夷大炮。徐光启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天主教耶稣会教徒,被天主教廷誉为明代“圣教三柱石”之首。
【附录】清初发生的利玛窦规矩之争
古代中国人敬天、祭祖、尊孔。利玛窦在中国传教,主张对中国习俗保持宽容的态度。他容许中国教徒继续保持这些传统的仪式。
利玛窦主张以“天主”称呼天主教的“神”(拉丁文的Deus);但他亦认为“神”早已存在于中国的思想之中,因为中国传统的“天”和“上帝”本质上与天主教所说的“唯一真神”并无分别。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和方式,被称为“利玛窦规矩”,实际这也是共济会一直以来的策略。
共济会允许各种信仰的人入会作为初级会员,但不允许无神论者加入。
利玛窦等意大利传教士在中国取得了成功,教义大兴,许多中国人都改信或受洗成为信徒,包括徐光启、李之藻、孙元化等人。甚至南明永历帝的皇后孝刚匡皇后王氏、哀愍太子朱慈炫等都成为信徒。
明朝永历帝在清兵进攻时曾发国书给教皇,请求罗马教廷派遣欧洲教会国家出兵援助南明政权(此信现仍然保存在梵蒂冈)。
但是后来教皇认为利玛窦等人允许中国教徒崇拜祖先,违背了天主教主流教义,行文禁止。并派特使到中国见康熙帝,和康熙争辩。
康熙愤怒,敕将教皇特使铎罗押往澳门交葡萄牙人管禁,直至其病死。此即清初著名的传教礼仪之争事件。
前一篇:共济会资料:共济会音乐家李斯特
后一篇:何新:古希腊语言与文字的东方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