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命题的四种形式

课题:命题的四种形式
主讲人:朱汉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掌握四种命题的关系以及真假关系;
②会用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的等价性来判断命题的真假.
2、过程目标:经历感知、探究、归纳、升华、辨析、应用的思维训练,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体验合作、交流的愉悦和成果展示的自豪,感受数学学习之魅力.
教学重点:①四种命题的真假关系;
教学难点:辨析命题的否定和否命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小品:请客风波
二、自主学习
自学概念,并填表
1、互逆命题: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这两个命题就叫做互逆命题.
2、互否命题: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这两个命题就叫做互否命题.
3、互为逆否命题: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这两个命题就叫做互为逆否命题.
命题 |
形式 |
原命题 |
若p, |
逆命题 |
|
否命题 |
|
逆否命题 |
|
例题1:写出下列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
原命题:若a、b、c成等差数列,则
=
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方法:
练习1: 写出命题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分组完成).
(1)原命题:
逆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命题:若四边形是正方形,则四边形两对角线垂直.
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命题:
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命题:若一个数列是常数列,则它就是等比数列.
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否命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交流
判断:判断以上各个命题的真假(分组完成)
探究:探究四种命题之间的真假有没有关系(小组讨论)
四组命题的真假情况列表
题 组 |
原命题 |
逆命题 |
否命题 |
逆否命题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四、拓展升华
升华1:结论展示
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升华2:. 四种命题的真假与充要条件有什么联系.
原命题(若p,则q) |
逆命题 |
P是q的__条件 |
真 |
假 |
|
假 |
真 |
|
真 |
真 |
|
假 |
假 |
|
升华3:命题的否命题和命题的否定(非)的区别和联系.
命题 |
形式 |
真假 |
真假 |
原命题 |
若p, |
真 |
假 |
否命题 |
|
|
|
命题的否定 |
|
|
|
举例:原命题:
五、应用提高
例题2:
.
解法1:
解法2:
规律方法:
练习2:(抢答,判断对错,共8个题目)
六、检测回顾
检测(独立完成)
(1)(2011·陕西高考)
设a,b是向量,命题“若a=-b,则|a|=|b|”的逆命题是( )
(2)命题“
” 以及它的逆命题、否命题、逆否命题中,
真命题个数为(
(3)下列命题,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的逆命题;
②“若k>0,则方程
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③“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否命题;
④“
”的否命题.
A.0个
(4)命题“若a, b都是奇数,则a +b是偶数”的
逆否命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