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丁丁看世界肯尼亚马赛村马赛人旅游 |
分类: 遥远非洲 |
离开优雅的纳库鲁湖,我们前往整个行程中的最亮点---马赛马拉。而在进入这座肯尼亚最大也是最受欢迎的国家公园之前,我们首先拜访了一个在保护区外的马赛人的村落。
活跃在东非的马赛人(Maasai),是最著名的一个游牧民族,人口将近100万,主要活动范围在肯尼亚的南部及坦桑尼亚的北部。如今的马赛人,在坚持着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更多地加入到了当地的旅游业中。
2.马赛男子通常身穿红色的“束卡”,他们兴高采烈地准备为我们表演呢。
3.高挑的身材、棕黑的肤色、狭长的脸庞、宽大的鼻头和宽阔厚实的嘴巴都明显带有埃塞俄比亚高原黑人的特征。身上的披风之所以选择红色,据说是为了赶走狮子等野生动物,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
牛在马赛人的传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吃蔬菜,只喝牛奶、牛血,吃牛肉。每天晚上,村民们会把村子的大门用枯树枝堵严,让牛群聚集在村子中央。他们自己在窄小的泥屋里守着小牛,睡在牛皮上。
4.原地高跳是马赛人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没有伴奏,男青年分期分批地或一或二走出来在场地中间来几个“旱地拔葱”,然后走向女青年用头部小辫子扑打一下她们的脸庞,这是表现男女青年之间求爱方式。
6.女青年则站在他们对面,一字排开,一边唱歌一边用手做着动作,头部一扬一扬地把脖子上的彩色项圈掀动起来向男青年展示风姿,脉脉传情。
7.马赛族的女性通常穿“坎噶”,颈上套一个大圆披肩,头顶带一圈白色的珠饰。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她们的耳垂被拉得很长,中间有个长可及肩的大耳洞

表演完歌舞,他们带着我们进到村子里,参观他们的小屋。
10.屋内的条件十分简陋。
这种泥草屋是包括马赛人在内众多非洲民族的选择,但在热带大草原上,这样的屋子根本抵挡不了日晒、雨淋和白蚁的破坏,所以这些非洲部落的居民会不停地盖房、补墙、换柱、加草、迁居。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仍愿意居住在这样的房屋中。一来是经济生产水平低,二来是传统观念作祟,他们担心改变居住方式会使自己或周围的人受到诅咒。在很多马赛人看来,传统住房舒适得很,实在没有改进的必要

走出小屋,我拿出从国内带来的大白兔奶糖和气球,让一位马赛男子分给村里面的孩子。
11.孩子们很有秩序地在排队领取。
行走世界的时候,我经常会带些适合当地的小礼物。但我从不给现金,我不想让那些质朴的孩子早早染上铜臭的气息。
13.
19.村子里单独辟出了一块地方,摆放着各家做的手工艺品,包括木雕、马赛木棍、特色项链及饰品等。参观临近结束的时候,村民们会请游客来看看这些商品。对于这些马赛人来说,旅游业已经成为整个村庄重要的收入来源。
再见了,淳朴的马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