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丁丁看世界布达佩斯渔人堡马加什教堂希尔顿酒店旅游 |
分类: 缤纷欧罗芭 |
我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两年,我就有机会再次回到多瑙河畔,回到这座让我痴迷的城市。
1. 又是一个晴朗的秋日。当我再次来到渔人堡,看到这座青铜雕像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和亲切。
两年前的中秋夜,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的我在这里流连忘返,意乱情迷(参见我之前的博文《布达佩斯,迷情中秋夜》,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08e620100ukeg.html)。而白天的景象,正好利用这次机会来补补课了。
2. 蜿蜒的回廊,浪漫的拱窗,童话般的白色尖塔......无论白天还是夜晚,这里总是游人如织,这就是渔人堡的魅力。
3. 用白色花岗岩建成的渔人堡,总共有七座尖塔,据说是象征了匈牙利先民的七个部落。
4. 这是渔人堡的最北端。大名鼎鼎的Restaurant Halászbástya就坐落在这里的一层回廊中。这是布达佩斯风景最好也是最浪漫的餐厅,我们这次有幸在这里享用了一顿午餐。
5. 吸引人们的一大原因便是这里是布达一侧的制高点。透过回廊,我们可以将多瑙河两岸的风光尽收眼底。
7. 圆形的拱门,仿佛一个美丽的画框。
8. 悠扬的小提琴伴以吉他的和弦,两位老人的演奏为这座童话城堡插上了音乐的翅膀。
要补的第一课,从马加什教堂(Mátyás Templom)开始。
9. 网上的资料是这样介绍这座教堂的:马加什教堂是公元1255至1269年,由贝拉四世(IVBela)所建的新哥特式的美丽教堂,是布达佩斯的象征之一。15世纪时,Mátyás国王在南侧建了一座尖塔钟楼,整个教堂便被命名为马加什教堂。因为历代匈牙利王的加冕仪式皆在此举行,又有“加冕教堂”之称。在16世纪土耳其占领期间,教堂被焚,后被土耳其人用作主清真寺。教堂的现貌完成于1874至1896年。尖塔内部有Bela王及其王妃的石棺。另外,此教堂经常定期举办管风琴演奏会。
11. 这种钻石图案的彩绘瓦和滴水嘴,都是复建时由设计师弗里杰舒勒克(Frigyes Schulek)增加的。
在售票处拿了门票,我准备进去一探究竟。
从明媚的室外进入教堂,眼睛还没适应,一曲空灵而纯净的合音首先传到了我的耳朵里。定睛一看,一群老人正围绕在一起,认真地唱着圣歌。
美丽的窗花,也是马加什教堂的看点之一。
15.
18.
据说在1686年赶走土耳其人后,匈牙利人试图恢复这座教堂的巴洛克风格,但是历史证据显示,工作相当不能令人满意。直到19世纪末期的建筑热潮中,这座建筑才恢复了昔日的辉煌。负责这项工作的建筑师是弗里杰舒勒克(Frigyes
Schulek)。教堂不仅恢复了13世纪的风貌,许多早期原始的哥特式元素也被发现。
教堂的二楼,设有一座教会艺术博物馆,同时也展示了复建时的工艺与保存下来的文物。
20.
21. 我们熟知的茜茜公主当年也是在这里和约瑟夫一起加冕的。
23.
24.
从二楼下来,几幅教会题材的摄影作品吸引了我的注意,人家的色彩、用光、构图、主题真是没得说。以下三幅,是我翻拍的。
28.
29.
从教堂出来,天色竟然阴沉了许多。上到渔人堡的二层平台,从这个角度再看一下马拉什教堂。教堂的右侧,那个棕色屋顶的建筑,是位置超好的希尔顿酒店。
30. 阴天里的渔人堡,给人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
31. 虽然没有了阳光和蓝天,但我却依旧徜徉在平台上,久久不愿离去。
32. 一抹阳光正好照在远处的玛格丽特桥上,两辆背向而驰的黄色公交车散发出迷人的金光。
35. 相同的角度,不同的时间。遮阳伞下的食客提醒我,餐厅已经开门迎客了。
36. 谢尔顿酒店外墙上的茶色玻璃,将对面的渔人堡映照得如此梦幻。
如此美丽而迷人的地方,短短的一个上午,又怎么能呆得够呢。渔人堡,我还会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