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约会瑞士最美丽的山峰

标签:
丁丁看世界瑞士采尔马特马特宏峰瑞士最美丽山峰旅游 |
分类: 带着老妈去旅行 |
大凡到瑞士旅游的人,恐怕没有不知道黄金线和少女峰的,所以从日内瓦一线进入瑞士的游客,通常都会选择经蒙特勒坐火车直接去因特拉肯。但对我来说,在瑞士众多的雪山当中,少女峰可能是名气最大的,却绝对不是最美的。让我一直情有独衷、魂牵梦绕的,是那座有着独特外形、硬朗俊俏的“阿尔卑斯众山之王”---马特宏峰(Matterhorn)!虽然在德语和英语中,horn是“角”的意思,但我还是更愿意沿用它一直以来的名字,马特宏峰,而不是直译为为马特角峰。因为我觉得,那个“宏”字恰恰体现了这座山峰的气势。
早早设计好线路,特意安排从洛桑经Visp,去往瑞士南面著名的冰川小镇采尔马特(Zermatt),就是为了能和这座瑞士最美丽的山峰来一次亲密接触。
图1。这就是海拔4478米的马特宏峰。有没有觉得它的样子很熟悉?没错,瑞士著名的三角巧克力和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标志中的山峰都是以这里为原型设计的。对于总共有着128座海拔超过4000米山峰的阿尔卑斯山脉来说,如果单从高度上来讲,马特宏峰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但它却以独特的锥形体外观以及俊朗雄伟的山势成为阿尔卑斯山脉中最著名的山峰之一。独一无二的辨识度,使它成为阿尔卑斯山的象征。而它所散发出来的那股特有的雄浑气质,更令其周围那些绵延不绝的巍巍群峰相形见绌。(照片摄于戈尔纳格拉特登山火车上)
到达小镇是下午四点多钟,我们很容易地找到了预定的酒店。为了老妈和HY阿姨,我特意选择了一家距离火车站(MGB)和登山车站(GGB)都仅有50米的木制传统酒店。
图2。尽管阳台外面就是齿轮登山火车,但房间的隔音效果很好。关上门窗,根本听不到外面的声音。
图3。对面酒店的阳台。像这样传统木制结构的房屋,在采尔马特比比皆是。
放下行李,我们开始在小镇闲逛。天色有些阴沉,我拿着相机顺着主街走过教堂,左拐径直来到了传说中的桥上。据说天气好的时候,这里是从小镇看马特宏峰最好的位置,只可惜那天看过去全是茫茫一片白雾。不一会,居然下起雨来,而且越下越大。我把老妈送进一家表店,自己回酒店取伞。走在路上我不禁想,明天的约会但愿老天能作美吧。
图4。桥上拍的小镇风景。而马特宏峰,其实是在我的身后。
一觉醒来,外面的雾气比头天下午还重,而且远远看过去,山上还下了雪。不知道山上的情况怎样,我带着老妈她们还是赶早来到了GGB(Gornergrat Monte Rosa Bahnen)车站。
在采尔马特四条上山去看马特宏峰的线路中,我选择的是搭乘酒店旁边的Gornergrat全程齿轮轨道火车。之所以选择这条线路,是因为行前的功课告诉我,这条线路不仅最为方便,而且沿途看到的马特宏峰角度最好,更重要的是从离终点站戈尔内格拉特最近的Rotenboden站下车,步行十几分钟可以来到一个叫Riffelsee的小湖,在那里可以看到马特宏峰美丽的倒影。这么多优点的一条线路,我怎么可以错过呢?!
“上面天气怎样,能看到马特宏峰吗?”我问窗口的售票员。
“今天是个好天气!”售票员笑着一面对我说,一面指着我的身后。
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的很多火车站里,都备有电视,屏幕上会实时显示山上的情况,以方便游客决定是否买票上山。
我回过头去,屏幕上的景象给了我大大的惊喜,蓝蓝的天空中,马特宏峰巍然屹立!
图5。这样的景象,让我看到的不仅是美景,更是我们的人品和运气!
二话不说,我们赶紧买票上车。可能因为一早的缘故,车上的人不多。除了一个来自台湾的旅游团,就是我们和另外几个自助的游客了。
图6。齿轮火车和我们的酒店。
图7。想要让火车爬山,这样的齿轮轨道必不可少。
图9。从Zermatt到Gornergrat,列车要行驶40分钟,期间会停靠Findelbach、Riffelalp、Riffelberg和Rotenboden四个小站。前半段,我们一直在大雾与雪地中穿行。
车站的电视屏幕给我们吃了定心丸,所以,即便那时候周围是一片白茫茫,我们也知道等待我们的将是那无比壮丽的景色。
图10。列车驶离Riffelalp不久,忽然拨云见日,车窗外终于呈现出了迷人的蓝色天空。
图11。尽管早已从图片中看到过多次,但当马特宏峰突然从云雾中跳入眼帘的时候,我还是感到无法抑制的激动。我和她的约会就这样开始了
顺便说一句,坐这趟列车的诀窍就是一定要坐在列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因为只有在这一侧,才能欣赏到马特宏峰英姿。
图12。云开雾散。车窗外,大自然向我们展现了更多迷人的风景。
火车盘山而上,四周的景色非常壮观,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马特宏峰。我不停地按动快门,希望能够记录下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图13。
图15。
火车到达了终点站戈尔内格拉特。做为马特宏峰地区的标志性景点,从这里的瞭望台可以欣赏到著名的马特宏峰、罗萨峰等38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山峰以及阿尔卑斯山区第二大冰河--戈尔内冰河。
图16。很多关于马特宏峰的照片在半山腰都会有一片云层遮挡,据说是因为对流的空气在这种锥形山体附近极易形成云雾的缘故。老天对我们实在是特别眷顾,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异常清晰而完整的马特宏峰!
图17。戈尔内冰河是瑞士第二大冰河,与少女峰那边的阿莱奇冰河一样,如果仔细观察,我们甚至能看到其中冰的流动。
图18。
图19。要和这只圣伯纳照相,先要付上15瑞朗。类似的情况在国内的旅游景点司空见惯,但在瑞士,还是第一次碰到。
图20。山上的天气真的是瞬息万变,不知什么时候,厚厚的云层已经悄悄飘过来了。
图21。有山的地方,就有马尼堆。
图22。从戈尔纳格拉特向下一站,应该就能走到那个可以看到倒影的Riffelsee湖了。
老妈不知从哪儿听了一句,说因为下雪封路了,所以当我说要去看倒影时,她显得格外担心。我不死心,但也理解她对我的关切,我告诉她,等到了车站我下去问问,如果真的封路了我们一定不去冒险,上车和她们一起下山。老妈虽然还是不放心,但也没再说什么。
Rotenboden车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路没有封,我告诉老妈让她放心,转身和lh一起向山下走去。虽然功略上说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来到湖边,但真正走起来,特别是在满是冰雪的山路上行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既然目标明确,就肯定要过去看看的。
看到湖的一霎那,鼻子差点没气歪了,湖里居然有几个老外正在划橡皮船!TNND,这么搅和,还怎么看倒影啊!
好在不一会他们就上岸了。等我们来到湖边的时候,虽然湖面还有微微的波澜,但倒影总算是可以看到了。
图23。尽管没有了蓝天,但Riffelsee湖上的倒影依旧美得令人窒息。
图24。缺少阳光的世界多少显得有些凄凉,但能看到这样的倒影我们还是很满足了。
云层越来越厚,我们开始往回走向山上的车站,一路上,还能看到不少如我一般,来向这座瑞士最美丽的山峰致敬的人们。和刚才下山比起来,在雪地里上山更加不易,lh这时才想起来,带了一路的登山杖,下车的时候匆忙之间居然忘了拿了
图28。重新来到Rotenboden车站,等着的时候,再次回望茫茫的雪山。面对这样的景色,我们的心情是彭湃还是平静,或许不同的人会是不同的感受。抑或,相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看到,也会有不同的心情吧。
图29。当下山的列车再次缓缓出现的时候,我知道,我与马特宏峰的约会也即将结束了。
图30。采尔马特小镇再次出现在我们的视线中。
图31。宛如一位巨人的马特宏峰,年复一年,静静地守护着山谷中的小镇。
图32。
图33。再次回到“冰川之城”采尔马特。除了因马特宏峰而成为阿尔卑斯山脉著名的观光胜地,这里还是世界顶级的滑雪胜地。3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围绕着小镇,滑雪道总长245公里。无汽车污染让这个山间小镇环境幽雅、空气清新,却又因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繁忙且格外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