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真正客观评价争议剧《爱情公寓》

(2009-08-26 12:02:44)
标签:

爱情公寓

评价

杂谈

演员

季播

争议

      今夏8月初,江西卫视黄金档播出了一部新剧——《爱情公寓》。

      真正客观评价争议剧《爱情公寓》《爱情公寓》

       起初,并不知道这部剧的存在;一直播到快一半时,才由同事那里得知了这部剧。而之所以会去看的原因,完全在于:这是一部争议剧。

      

       首先,最大的争议点应该是在“尺度”。

       电视可以说是妈妈们的天下,而且绝大多数的妈妈们应该对我们钟爱的美剧、日剧、韩剧不甚了解的。

       对于这些剧的尺度更是没有了解,不然一定会被震撼到。

       美剧中拿“性”来开玩笑根本就是家常便饭,而且那些桥段都设置得非常老到,不但不会引起反感,倒是常常让人笑喷。

       举个例子来说,《波士顿律师》中赫赫有名的魅力色老头Denny Crane,与他新任妻子在一场宴会中相遇,两人干柴烈火,在最匪夷所思的地方“运动”了一下。这个运动场所居然是——“衣帽寄存间”!镜头中没有出现任何纠缠的身体,取而代之的是,犹如在地震中震颤的衣帽架。

       这样的镜头表达,将黑色幽默发挥得淋漓尽致。

      与此类似的画面,在美式和日式喜剧中比比皆是。

      真正客观评价争议剧《爱情公寓》《波士顿律师》

       拿日剧《圈套》来说,那位胆小学者主角患有奇怪的“巨阳症”。他一紧张,就会发作,剧中表现为他面前的桌子被顶起来!

      真正客观评价争议剧《爱情公寓》《圈套》

       另外,还有很多台词,一语双关。

       在这里,“性”的表现手法是携带巨大幽默的。

       在《爱情公寓》出现之前,国产剧在“性”的处理方面可以说是程式化的,基本有公式可循。

       一种,是以纯朴年代民风为掩护,开场粗犷;另一种,就是都市解决手法,事前或事后袒一点露一点的缠缠绵绵。

       大部分导演都仿佛退化到了十五六岁少年青涩时……或者说审查制度帮助他们退化到了这种程度。

       再回头来看这部新剧《爱情公寓》,“性”并没有被如此恶俗地处理,不是神秘话题,而是可以调侃、可以坦率、甚至可以追求的东西。

       就这一点可以肯定,编剧肯定对美剧和日剧做了大量的研究,或者,至少应该是个美剧谜。

       同时也必须承认,观念的改变是一批人、一批人的;比如说,我现在可以大写特写这些,但是,不会惹事生非地让家里的长辈看到这些。

 

       “尺度”是第一个争议,但是也是重要的“突破”。

       但是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剧中还是有少部分有低俗之嫌,但是从整体来看,是一大转折。

 

       再说,第二点,“演员争议”。

      真正客观评价争议剧《爱情公寓》

       剧中都是新面孔,网上查了下,发现这些科班出身的新演员中,大多都是参加过选秀节目的。

       各类选秀节目本身就是争议焦点,而这些经历过选秀的演员,大都同时经历了极其残酷的海选和赤裸裸的商业行为。

       从选秀节目中成长起来的这些年轻演员,通常都具有杂草特质。

       这样的演员或者非常努力,或者已经有商业心机了,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启用新人本身就是一种风险,启用从选秀节目中成长出来的新人对制片方应该也是一种考验吧。

       这点从最近网上爆出的《爱》剧某演员毁约,剧组对外申明就可见一斑。

       这个就不多说了,多说无益。

       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懂了,反正观众不是白痴。

 

       接着说,争议的最重要的一点:“季播”概念。

       也许有人会问,这有什么好争议的?

       其实,仔细想想,国内的季播概念是很模糊的。

       《铁齿铜牙纪晓岚》可以说是国内的一部热播剧,前后好几部,其实就是季播概念,但是它在第一部播出时,并没有主动地提出“季播”概念,而是在发现收视率很不错时,才继续往后拍的。

       还有《我爱我家》等剧,其实季播概念也是很模糊的。

       但是,《爱情公寓》在宣传上很明确地提出了“第一季”的概念。

       这就说明制片方在一开始就很明确地设定好了“季播”这一概念。

       由衷地说,在国内的电视环境中,这应该是一个很大胆的变化。

       是一种“事先承诺”观众的作法——换个角度来说,就拿我们平时营销的概念说吧,这是一种打造长期品牌的企图。

       这种作法其实在平时对着客户侃侃而谈“市场”、“品牌”时并不新鲜,但是搬到电视剧上,就非常有趣了,很值得研究。

      真正客观评价争议剧《爱情公寓》 真正客观评价争议剧《爱情公寓》

            《铁齿铜牙纪晓岚》                 《我爱我家》

 

       总的来说,如果不从表象看,个人更倾向于把《爱情公寓》定义为争议剧。

       享受“爆笑”是广大观众的福利,但是“爆笑”只是这部剧50%的价值。

       最近看到网上有文,将《爱情公寓》与《流星雨》相提并论,除了觉得好笑外没有其他感觉,实在意义不大。这样的比较,很可能产生不必要的误导。没有看过的人很可能把《爱情公寓》归类到《流星雨》一类,建议喜欢《爱情公寓》的人和片方官方宣传不要做这样的事,以免被某些烂剧拖累。

      真正客观评价争议剧《爱情公寓》《流星雨》

 

       “争议”是好事。

   因为,毁誉参半的东西永远比评价一面倒的更有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