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我十万零五千》一杯粉饰太平的白开水

标签:
娱乐 |
分类: 暗香书影 |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夜店》,一部关于欠债还钱的片子,欠债的理由有点牵强,起码法律应该是不认可的,一张彩票打错了一个号码,于是一个彩民损失了几千块钱,该彩民便找投注站老板要钱,在一个黑麻麻的夜里,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的故事。
《欠我十万零五千》,又是一部关于欠债还钱的片子,欠债的理由也有点扯,而且说到底,还是一部关于讹诈的片子,难怪以前曾经有人说“企业是弱势群体”,此言论当年一出,舆论大哗,纷纷指责如此大言不惭颠倒黑白的人,可是看了这部片子,我们发现,企业的确是弱势群体。
明明你自己玩偷窥摔倒了腿,还要老板负责医药费;老板答应了吧,你偏偏又把一万五改成十万五,这不是讹诈是什么?
http://t.douban.com/lpic/s3953737.jpg看其海报、宣传、介绍,以为这是一部轻喜剧,会让人笑中带泪哭中有笑的片子,还没看电影,就会想到农民工维权的辛酸,可是看完之后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首先,辛酸是没有的,其次,喜剧是没有的,通篇看下来,这就是一杯开水,没有高潮也没有起伏。好在——仅仅是好在——故事总算讲清楚了。
我本来还想说,这片子就是在粉饰太平,两个老板都那么正面,好像咱这社会就是一片光明似的。不过,我们不能指望每个导演都那么有社会责任感,也不能巴望每部片子都让人义愤填膺或者泪水涟涟,我们总得有点精神调剂不是?所以,关于这一点咱就不说什么了。
只是提醒导演及制片方,既然不是反映农民工的艰辛的,那就不要挂羊头卖狗肉了。
关于喜子哥,导演很想玩点颠覆性的东西,就是说把一个人物的性格进行反复刻画,一会儿让你以为他是坏人,一会儿又觉得他是好人,片子不到结尾,你压根不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最初,喜子哥以恶保安的形象出现。
接着,喜子哥变成了仗义执言者。
然后,喜子哥变成了敲诈勒索甚至有绑票倾向的“匪”。
后来,我们开始怀疑喜子哥的动机。
最后,我们发现他果然是个坏人。
最后之后,我们才知道原来他不是坏人啊。
这样来刻画一个人物绝对是没问题的,如果刻画得成功,将提升整个片子的档次,可是这部电影不成功。
从偷偷摸摸准备打开二旺的包,到小凤说他是个坏人,再到他记账,再到他看着十万零五千的眼神,最后到他偷偷摸摸地偷钱……一个十足的坏人像。
如果你想在结尾把他的形象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你起码得有点铺垫吧?可是啥都没有,导演就像个强盗,我们仿佛听到他在喊:“我说他是好人他就是好人,你能把我怎么着吧?”
关于他是好人,你也得给点动机吧?他为什么放弃九万只拿一万零伍千?如果他没有觊觎过那九万块,他当初记账记那么详细干什么?而且还偷偷摸摸地记?
导演难道不觉得需要给出合理的解释吗?
喜子和二旺素不相识,他做出了如此仗义的事情,你难道不觉得也需要给出一定解释?哪怕只是说教也好过啥都没有啊?你不会觉得,中国到处都是圣人吧?你即便觉得喜子是个圣人,起码前面应该有所铺垫吧?
最后再说一点,喜子哥最后摸进人家说卧室那段,是有很大风险的,他要做好人,也实在不用这么做。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假如他当时正好被人抓住了,他就是彻头彻尾一坏人啦!你半夜三更摸进人家卧室,手还伸向那一万五,你说我准备掉包……你觉得谁会信他?
如果他真的只想要一万五,他完全可以把自己身上那9万块,取出七万五,放在人家家里然后跑路啊!何必偷偷摸摸的?
编剧啊编剧,你的企图是好的,就是想把一个人物的性格反复拿捏,牵着观众的鼻子走,可是如果你编得好,观众自然愿意被你牵,而且还乐此不疲。可是你编得太脱离实际,太一厢情愿了,所以你还是老老实实先把故事讲好吧,别急着玩这种高风险的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