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涂鸦只是沐猴而冠

标签:
杂谈 |
分类: 议论纷纷 |
2009中国(深圳)国际创意·设计·品牌博览会昨天开幕了,新闻上说,为期3天的涂鸦大赛也隆重登场。来自广州美术学院、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3所大学代表队30人和50名小朋友当场“涂画”。涂鸦大赛将由专业大师和观众进行评选,普通市民也可走进专区与各路涂鸦高手同台竞技,大赛结果将在创博会闭幕晚上上公布。
今年十一期间,天津也将举办涂鸦大赛,而此前早就听说过,北京有奥运涂鸦墙,重庆有涂鸦一条街,济南街头也有100余面文化墙。
http://pic.nushou.com/images/da/d6/dab89ed45c62e462b22307c572990ad6.jpg涂鸦竟能如此风靡中国,实在让人大跌眼镜。我虽然不会画画,没什么艺术修养,但是我也知道涂鸦是一种个性的张扬,是对公共秩序的一种挑战。查了一下百度词条,对涂鸦之起源有这样的描述:“几个有绘画天赋的人出于对简陋的帮派标签的不满,开始自己设计新标签,从此,这些帮派符号变得好看起来。再后来,一批富有造反精神的非帮派画家终于意识到,墙是世界上最便宜、最实用的画布,他们开始行动了。从此,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涂鸦”(Graffiti)诞生了。”
后来,这些非法的艺术家们不再满足于在静止的墙上绘画,而是瞄准了地铁车厢一切可以涂抹的地方。
所以,打一开始,涂鸦就让政府部门大感头疼。
而涂鸦作品大多保存时间不长,政府会清理,即便政府一时忘记了,也有另外一批艺术家把先前的作品涂掉,画上自己的。
从这段历史看来,涂鸦的本质就是一种造反精神,反应了一批艺术家力求表现自己的极度渴望。
而如今,我们也有涂鸦了,而且还是政府倡导的。
可是被规范的涂鸦还是涂鸦吗?政府指定你只能在这面墙上涂画,而且还不能乱涂乱画,这也能叫涂鸦?难道载体由纸张变成墙壁,就叫涂鸦了?
2005年11月,在距离2008年奥运开幕1000天之际,由近400名志愿者参与,在北京涂鸦墙上创作了“奥运向我们走来”的主题,由此被命名为“北京之墙”,也由此成为目前国内最长的一段涂鸦艺术墙。
——瞧,涂鸦都进入主流社会了。
涂鸦更多的应该是那种自由自在、藐视天下的精神气质,而不仅仅是载体的变化。缺少了这种基本的认知,任何涂鸦大赛、涂鸦一条街、涂鸦墙,都只能算是沐猴而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