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我有看湖南经视的电视连续剧《我的孩子,我的家》。
越往下看,看不下去了,越看越添堵,故事逻辑性,生活常理性也太差了,不错,艺术是生活的提升与浓缩,但如果让事件的经历者或者旁观者都觉得假,不能为之感动,那就是失败的。
故事的梗概是:一个五六十年代的一对夫妇林老幺娶了一个能干的老婆幺婶,几年里生了一大堆孩子,随着孩子的增加,生活也越来走困难,再加上林老幺有个厉害的妈,幺婶是几个孩子厉害的妈,戏自然就会好看。
但看过十数集后,觉得这样的一大家子并不幸福。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何况林家父母都是有点文化的人,但是孩子差不多个个出状况。
导演为了衬托幺婶的能干,林老幺就是个只会喝酒的废物,妻管炎,但女人更多的是头发长见识短,武则天不只有一个吗,人家武则天是真有本事。
老大考上了大学,幺婶不让读就不去了,原因是家里困难,那上年代的大学,谁都知道国家是有补贴的,不用自己花钱,考上大学是很了不起的事,再退一步,可以定向,单位出钱。后来老大被工厂开除,还去捡垃圾为生。想想,一个要强的能干的女人不知道儿子上了大学之后,前途不更大吗?这点道理都不懂,算什么能干?!
老二呢,爱虚荣,偷同学的衣服,改了再穿上学,让人揭穿是正常的,结果引来一架血灾,死了人,人是老大打死的,幺婶却硬要老三与老四抽签让谁顶替去坐牢,结果老三去坐了八年牢。老二呢就成神经病了,十年不出家门,抱着个猫,猫在家里,织毛衣,织了拆拆了织,永无止境。直到有一天,她遇上了一个乡干部,对方看上她了,她的病也好啦,结了婚,三四年吃避孕药,都三十多还觉得没玩够,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家也算困难户,她遇上了好丈夫应当和美生活啊,故事看到这里,我想导演又会编这个乡干部官越当越大,有了小蜜,老二又犯病,这都是愚昧惹的祸。
老三呢,因为顶替坐了八年牢,觉得家里人都亏欠他,凡事不顺眼,为难家里人,明知老四的女朋友与老四定下来了,结果还是奸污了这女孩,睡一觉女孩子就怀上了,流产,老三自知理亏,想自杀,最终离家出走,隐身在一商场当保安,遇上坏人,正当防卫被刺死。(对了,导演让林家老大与老三都来一招睡一觉就怀孕,枪法就那样准。)
老四平凡,没什么好说的,偷了家里的钱去做生意,结果马大哈一样被人骗。
老五呢,与幺婶与她婆婆一样,是对头,是仇敌,为了离开家去深圳特区打工,与当地一个小伙子结了婚,结果她去深圳被一个香港老板相中勾引,与当年的小伙子离婚了,是小伙子下跪主动要幺婶拿出户口本,按常理,结了婚都是女到男方,登记户口也是在男方,当年的小伙子人是善良是忠厚,但没有谁才明知戴绿帽子情况下还那样大度,最后的结局,这个老五可能很有钱,但并不会幸福,导演这样做也在助涨社会上那种不知道感恩为忘恩负义的人解脱。
老六呢,在家里是最懂事的,最后高考,明明中国是北大与清华最出名,电视里却编老六考上了北华大学,而且还不愿意去上,原因是觉得老幺婶偏心,因为幺婶生下老六时,还有一个老七是双胞胎,父母总在心里惦记老七,老六觉得父母不关心她,一般的常理,老六考上了最出名的大学,正好可以远走高飞,扬眉吐气,与老五一样,不想看到幺婶,不想回家。
电视剧还没完,我想结果也许有美好的一面,幺婶开一个超市,发财了,有钱了,家里就幸福了。他们家的小孩很自私就很自然了。
但总的来说,这个电视剧是害人的。自始自终,电视剧围绕着幺婶一家,没看到他们林家有其它亲戚朋友,他们家出来的孩子不是早恋就是打架,就是神经病,就是反叛的,其实那个时代是很纯真的,虽然苦,虽然条件差,但孩子基本上是听父母话的,父母也动不动就打小孩子。在今天这个年代的小孩子看来,好的学不到,坏的全跟上。那个时代,善良、吃苦耐劳、纯真、厚道,看完电视,我没感受到。
我越越来感受到鲁迅先生为何改学医为学文,为何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含义,世风会越来越坏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