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就是回家
| 分类: 生活随笔 |
“生活需要仪式感!”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有点儿讲究,阅读也要仪式感了,也许阅读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吧!我阅读时虽没有古人沐浴、焚香之类烦琐,但读书前把手洗干净,或泡一杯茶,或选一盆绿植相伴,然后再轻翻书页,慢吸书香。
阅读时书签是少不了的,买的精美,自制的心仪,拾一片银杏当作书签也美美哒,更甚的是,我还将不用的银行卡剪了,留下有拼音姓名的部分用作书签,独一无二,非常喜欢。我曾对几个爱好阅读的朋友说,书签虽小,若常用,说明人正在阅读的路上,就会不断地成长,小小书签的价值就是不可低估!
我还有一个阅读的仪式感,每年世界读书日都去书店买一两本书。一是督促自己,把阅读坚持下去变成习惯; 二是特殊的日子有特殊的意义,值得纪念。这个习惯,我已坚持了很多年,买回来的书,也沿用传统先在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上购买的地点、时间、购买人!满满的仪式感!
今年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未在城里,不方便买书,便提前给同学打电话,让她帮我买一本,同学满口答应。第二天专门去帮我买书,到书店后,可把同学给难住了,众多的书让她无从下手,打电话问我买什么书,我思考片刻:“不买小说,小说情节吸引人,看着就爱不释手,放不下,这样对身体不好。心灵鸡汤也不买,我不太喜欢那一类。经典的、名家的都可以!”我的要求虽然不高,可还是着实把同学急了一下,因为书店里的书很多都是封着的,不能翻看里面的内容。同学在电话里给我念着一本一本的书名,“《读书就是回家》,就这本,最应景!”,“有好几本,不同的主题!买哪本?”同学又一一给我念起来,这次我毫不犹豫:“有爱篇”。我立刻转帐。心中有爱,温暖人间!同学谢谢你的帮忙,谢谢你的爱!
其实,第二天我就回城了。同学把书给我,我连连致谢。满心欢喜,又有好书读了。拿回家,拆开封,照例提笔写下该写的内容。这才捧起书从封面开始仔细阅读,封面告诉我:11本文学名著,1万字精华解读,1小时经典入门。我一下懵了,迅速找到目录:《霍乱时期的爱情》《巴黎圣母院》《小妇人》《傲慢与偏见》《简•爱》《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飘》《百年孤独》《丰乳肥臀》《妻妾成群》,一本本经典,跃入眼帘,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说的不买小说,结果全是小说……
这些小说中,有看过的,也有没有看过!看过的有些也忘得差不多了,没看过的真还有一种想马上直奔故事的冲动。
说是小说,其实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拆书稿,也就是别人阅读后,理出小说的脉络,提炼出小说中的精华,再加入阅读者的理解和感悟,并结合现实给予评价和总体概括。这一来,化繁为简,提纲挈领。每本小说被拆成7篇文稿,若一天一篇的话,一周就可读完一本小说,既省时,也不会太过追情节,这样蛮好的。我用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此书,相当于看了11本名著。美哉!美哉!
经典的东西有些是相似的,经典的小说又各种各的不同。同样是爱,有的爱跨越半个世界,等来一生一世;有的爱爱得默默无闻,生死不渝;有的爱爱得自尊而浪漫;有的爱爱得痛苦而深沉……无论怎样的爱,都有温心的柔情,都有回家的感觉!
读书就是回家,回到舒适又温馨的家,回到有爱意满满的家!心有归宿便是幸福!
收合好书。突然想起一句格言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