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败之间

标签:
评赛观赛体育奥运成败“翔迷”们刘翔中国杂谈 |
分类: 【冷眼看世】 |
昨天晚上看女排与巴西队的比赛,看了两局,便不忍再继续。我不愿意第三次看到中国女排落败。
本来不喜欢排球比赛,今年因为北京奥运而显得略微不同。从开幕式,到中国参加的各项比赛,每每都看了不少,不过总也想看到中国人拿奖牌的瞬间,也只能通过网站的录播得以如愿。不知道是自己对比赛太不精通了,还是今年的运气一直比较差,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
我看了的比赛,没有一场是中国队赢。像乒乓球这类中国必胜,又不断“蹂躏”他人的比赛,咱压根也不愿意看。象男足这类让央视大腕白主持都“反胃”的比赛,咱也不回去自找“苦”吃。也许是自己想看比较有挑战性的比赛,实力相当的技术角逐的比赛,比如女排:中国VS古巴,中国VS美国,中国VS巴西,可惜的是,三场比赛都让国人汗颜。于是我看中国男篮,也许是不太喜欢这个项目,仅仅是看了个开场,就有了个大的落差,于是很自觉地开始睡起觉来,一直到天亮。比赛的结果实第二天上网知道的,也只能用“意料之中”来形容。
中国人一直说:“不以成败论英雄”,又在民间流传出“成者王侯败者贼”的警示语,不知道那个意思才是国人的真实想法。不过从5000年的历史来看,我还是倾向于相信后者。本来就是,败者都只是记录野史。每一个成功人士在改写历史之后,卖草鞋和作僧侣也是作为善意的笑谈来告慰后人的。
http://m4.biz.itc.cn/pic/t/03/37/Img663703_t.jpg譬如刘翔,既然是受的重伤,遭受“阿喀琉斯之踵”,又有奥运魔咒,失败是不可避免的。又要坚持到不能坚持的时候,让观众失去了观看比赛的热情,让“翔迷”们流下伤心和惋惜的泪水。其实更重要的是,广告商和赞助商也只能暂忍怒火,竭力摆出“依然如故”的高调,把商业损失降到最低。从国家层面上,刘翔的失败也给与了理解和支持。于是,媒体铺天盖地的都是:“败亦犹荣”。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失败也可以从奥林匹克精神上得到解释。涉及居多利益的人们都采取了打肿脸的动作,其他人又有什么好说的呢!回头再看看奥运金牌榜,中国的奖牌数已经稳稳占据了首位。那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就稍微歇歇吧!毕竟中国是在进步的。一个人的成败,几个人的失误,一个赛事的成败,不会对越来越强的中国态势所影响。中国体育实在进步中成长的。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福祸。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赛场上没有不败豪杰。谁都有可能输,谁都可能失利。不要把成功看的太重,也不要对失败满不在乎。
“不抛弃,不放弃”是强者的姿态,敢于面对,敢于承担。失败并不可怕,真的勇士,应该敢于面对失败,不论是暂时的,还是长远的。成功不是常态,失败才是。但是从心理上讲,胜利是常态,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不断赢得胜利的决心和勇气。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面对失败,面对的态度没有定式。可以悲观,可以痛苦,可以震天动地,就是不可以放弃。一个民族,可以追捧他们的英雄,可以抱怨英雄的落寞和失败,但是不能抛弃,这是一个民族的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