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如果*ST飞彩2005年度继续亏损,公司股票存在被暂停上市的风险。”这是今年*ST飞彩宣布“加星”当天(4月22日)发布的公告。此时,飞彩刚“戴帽(ST)”三天,而距离2005年的结束,现在还有近5个月。
对*ST飞彩来讲,要实现盈利,重组是目前最好的选择。然而据本报记者调查发现,*ST飞彩重组的希望渺茫,其主营业务大部分仍处于停顿中。
■主角
*ST飞彩光环褪去
6月底酷热的一天,记者赶赴皖南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宣城,*ST飞彩公司总部就坐落在宣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几块偌大的户外广告牌矗立在工厂围墙外,上面写着一行人们曾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拥有飞彩,生活更精彩”。然而现实却相反。厂还是那个厂,但已物是人非(工人和技术人员出走了很多)。
几个分厂大门紧闭,剩下的也只有几名工人,机器的声音回响在宽敞的厂房内,显出几分空洞,陪同于此的只有大门靠右直入,一排陈列于橱窗中的十个荣誉牌,仿佛在诉说往昔的荣光。记者抵达时,正是上班时间,但办公楼里房门大多紧闭,没有多少员工上班。
“飞彩不是已经倒闭了吗?”这是记者在宣城市区听到的最多的声音。但矗立在宣城到南京的主干道两旁的一排排飞彩灯箱广告,却无声地提醒人们公司的存在。
“股权重组传言多,但没有实质性进展。而债务重组难度很大,效果到目前还看不出来。”6月底的一天,在公司办公室,*ST飞彩(000887)董事会秘书李靖对来访的本报记者说。
缘于主业停顿、债务缠身和资金占用等问题,*ST飞彩的重组仍举步维艰,发展前景不明朗。而整个事件的未来进展或许如李靖所说——“要防止一些人借机牟利”。
主营业务基本停止
至本周四,*ST飞彩收盘1.16元。其实*ST飞彩从一年前就开始阴跌,从当初4元多“直落”到现在的1元多。“这只股票我已经好几年没有关注过了,再说它存在退市风险,谁敢炒?”一名证券公司的分析师说。
就在不久前的6月中旬,*ST飞彩的股票连续3个交易日达到跌幅限制,并在6月20日开市停牌一小时。公司公告称“由于银行债务未能有效解决,致使流动资金无法正常周转,公司主营业务至今未能全面恢复,公司控股股东与债权银行就土地解决资金占用问题,由于具体操作细节没有落实,因此至今尚未解决。”迄今为止,占*ST飞彩主营业务利润88.47%的农用运输车制造与销售业务基本停止。
其实,*ST飞彩公司管理黑洞曝光在今年4月15日。此前一日,公司公告称,因涉嫌违反证券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4月15日的业绩修正公告显示,“公司修改了坏账计提方式,加上存货存在重大损失,预计公司2004年度亏损额超过3.2亿元。”此前,公司预计2004年度亏损额为1.8亿元。
此后,*ST飞彩业绩持续下滑,一季报显示,净利润-1243万元。更多的问题同时暴露:截至2004年12月31日,*ST飞彩大股东飞彩集团占用公司资金余额为2.42亿元;公司存货发生重大损失;诉讼一桩接着一桩——自今年1月份以来,已先后被光大银行合肥分行、建行宣城分行、中信银行南京分行、中行宣城分行、浦发行芜湖支行等起诉,涉及金额累计2.49亿元。
公司困境源于政策影响
*ST飞彩将目前困境归结于“政策和行业环境的变化”。有交通专家告诉记者,从去年5月1日起,农用车的管理从农机部门转到公安部门,对三轮农用车按照三轮汽车进行管理,而对四轮农用车则按照低速载货车的标准进行管理。同时随着去年新《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由于增加牌照费、第三者责任险、购置税等购车费用,农用车平均购车成本提高了1000元-3000元左右,对于以农民为消费主体的农用车市场而言,影响十分明显。加上钢材、焦炭、橡胶等原材料价格上涨,原本薄利的农用车业务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ST飞彩也不能幸免。公司主导产品农用运输车的产销量急剧下降。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在产销量进一步下降之际,货款回笼大幅减少,导致公司无足额的流动资金用以周转,经营性亏损逐步加大。”
中国农机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137家农用车生产企业中,超过半数以上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大股东巨额占款
记者调查获悉,经营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并不是*ST飞彩主业基本停顿的惟一诱因,*ST飞彩大股东安徽飞彩(集团)有限公司占用*ST飞彩的资金也是重要原因。
*ST飞彩的大股东为飞彩集团,持有公司69%的股份,属国有股东。飞彩集团的主要资产就是上市公司这块,此外,还有安吉车辆、拖拉机、配件厂、物流和宾馆等。资料显示,2004年度,飞彩集团与*ST飞彩资金往来发生额共计3.86亿元,扣除飞彩集团提供给*ST飞彩的钢材货款及相互临时周转款项,截至去年12月31日,飞彩集团占用*ST飞彩资金余额为2.42亿元,包括向飞彩集团预付的货款余额1.12亿元,其中商业承兑汇票3800万元;因工行宣城分行营业部、中行宣城分行、浦发行芜湖支行信贷额度的调整,替飞彩集团偿还到期债务1.3亿元。
*ST飞彩方面的解释是,2004年度第一季度,主导产品农用运输车产销量较2003年度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涨,为了确保生产计划的顺利实施,公司向飞彩集团预付了部分货款。但自第二季度以来,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主导产品农用运输车产销量逐渐下滑,因此导致飞彩集团提供给公司的钢材货款少于本公司预付的货款。
大股东占款的关键人物——自公司1998年上市起一直担任董事长职务的洪理芳,据记者从宣城坊间了解到,其曾经接受过相关调查,但均没有结果。记者注意到,洪理芳同时兼任飞彩集团的董事长,现年64岁,历任皖南电机厂厂长、宣城行署机电局局长、皖南机动车辆厂厂长。记者尝试联系洪理芳,李靖告诉记者:“洪理芳自5月退休后,手机就不能接通。就连公司方面也找不到他。”
自救行动已经开始
“按照公司的设想,希望借助重组发挥自身优势——如设备、市场和人力资源等,通过恢复产品生产和产业升级进行自救。比如可以利用已有设备的加工能力,给汽车做配套。”公司董秘李靖说。至于能否在短期内见效,李靖坦言没有把握。
实际上,*ST飞彩已展开自我拯救,今年1月8日与宣城百诚车辆制造有限公司签订《合作生产协议书》,合作生产“飞彩”牌手把式简易三轮农用运输车。这项业务在今年1月份带来54万元利润。
此外,李靖表示,飞彩集团在当地开发区有3000亩未使用土地,性质是工业用地。飞彩集团准备将其变为商业用地。一旦变更成功,升值空间巨大。今年4月中旬,飞彩集团已与光大银行南京分行、浦发行芜湖支行、中信南京分行以及工行宣城分行营业部分别签订意向书,拟将变更用途之地转让给上述4家银行,代*ST飞彩抵付所借款项,变相归还集团占用上市公司的款项。目前,除工行宣城分行营业部未确定最终金额外,其他3家银行确定的金额共为1.36亿元。
4月15日,宣城市政府向上述各银行出具承诺函,称“政府承诺将积极帮助飞彩集团变更土地用途,做好规划及土地使用权过户等相关程序和手续。”李靖表示,飞彩集团的土地存在升值空间,其出让价款用来归还大股东欠款没有问题。
政府主导重组
*ST飞彩2004年度合并报表显示,公司的债务合计已经达到11.3亿元,单是上市公司的债务就有7亿元。面对此,李靖实话实说:“公司的债务重组难度大,效果目前还看不出来。”据悉,飞彩集团已就重组问题与上海中油企业集团进行了初步接触。
记者注意到,作为宣城市目前所拥有的惟一上市公司,政府在帮助*ST飞彩重组方面不遗余力。自2004年下半年飞彩受困以来,从安徽省政府到宣城市政府都一直在积极地推动*ST飞彩的重组工作,在协助解决债权纠纷、帮助联系企业和中介机构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去年年底,政府还为企业恢复生产向飞彩股份注入了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并组织相关部门到工厂召开现场会。政府已认识到重组才是*ST飞彩摆脱目前困境的惟一出路,并且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同时,公司对管理层进行了调整:5月26日,原任宣城市工业经济发展局局长的张千水被推选为董事长。
记者到达公司采访时,张千水刚好去了合肥与相关方面洽谈重组事宜。更早些时候,安徽省国资委负责人来到宣城市,就*ST飞彩的重组与资产置换等问题与地方政府交换了意见。
本版撰文/摄影:本报记者 汪江涛
实习生 赵会方 安徽宣城报道
■链接
*ST飞彩业绩演绎“过山车”开局良好→业绩下滑→基本停产
2000年开始进入公司工作的李靖,部分见证了农用车行业的起落。他解释道,在农用车行业发展中,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
一是,三轮农用车向三轮汽车发展;二是,四轮农用车市场份额逐年攀升,“公司四轮农用车的销售顶峰出现在2004年一季度,当时占到整体销售收入的30%。”然而受到一些汽车厂家将产品线伸到农用车方面的影响,“比如他们生产的轻卡与四轮农用车差不多”,再加上政策导向的转变,加剧了农用车行业洗牌,公司最畅销的四轮农用车的销售走向低迷。
据称,在2004年5月1日新《道路交通安全法》颁布实施之前,农用车归口农机部门管理,“与收割机、拖拉机属于一类”,此后农用车的上牌转归交通部门管理,“税费翻了几番,占到购车成本的50%。”“还有一个尴尬之处在于,农用车即使上缴了养路费,也进不了城市。”李靖分析说,将来挂农机牌照和汽车牌照的车辆将并存,这是农村交通发展的一个趋势。
由此,*ST飞彩的生产经营发生了“乾坤大逆转”,从去年一季度的开局良好到二季度的大幅下滑,再到今年年初的基本停产。
*ST飞彩业绩一览
2005年第一季 2004年 2003年
主营业务收入 241万元 3.02亿元 7.69亿元
每股收益 -0.04元 -1.09元 -1.04元
净利润 -1234万元 -3.29亿元 -3.13亿元
每股净资产 -0.3元 -0.26元 0.88元
■专家观点
政策变化不影响农用车发展
清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宋健博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农用车行业主管部门变更、治理超标超载、原材料涨价等并不是影响农用车市场的主要原因。
宋健透露,不少农用车在国家主干道上做起了运输的买卖,脱离农用本意。宋健认为,由于较落后的耕种环境,北方地区农机企业发展迅猛。从目前来看,我国农用车市场很大。企业应从技术、环保和安全方面进行创新,降低成本,一定可以发展得更好。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dsb/cjzk/200507090396_70809.jpg
他山之石
记者获悉,此前同样属于农用车生产企业的福田重工、时风集团、双力集团和五征集团等,已经纷纷转型,介入关联产业,如推土机、轻卡、收割机等。有着较好品牌、销售网络和人力资源优势的*ST飞彩,若借力重组、主动转型,切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或许会迎来又一番“精彩生活”。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dsb/cjzk/200507090396_70810.jpg
飞彩四轮农用车的销售顶峰出现在去年首季。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tszk/nfdsb/cjzk/200507090396_70811.jpg
公司不景气,园林机械厂大门紧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