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环保呐喊 |
谈谈生命元素
蒋高明
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是元素,这些元素以大分子的形态存在于生命体之中。构成生命基本物质的元素为生命元素。元素周期表中有103种元素,但这些元素并不都是生命所必需的。研究发现,生命必需元素共28种,包括氢、
在28种生命必需的元素中,按体内含量高低可分为大量元素(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上的元素。如氧、碳、氢、氮、磷、硫、氯、钾、钠、钙和镁。这11种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变化在0.03%~62.5%之间,合计占人体总质量的99.95%。
微量元素指占生物体总质量0.01%以下的元素,如铁、硅、锌、铜、溴、锡、锰等。这些微量元素合计仅占人体总质量的0.05%左右。微量元素含量虽小,但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微量元素中,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有18种,即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
生命元素中,大量元素主要分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周期,分别为第一周期的氢;第二周期的碳,氮,氧;第三周期的钠,镁,磷,硫,第四周期的钾,钙,其质量总和占生命体的99.95%以上。除第二周期的硼,第三周期的硅,微量元素主要分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如钒,铬,锰,铁,钴,镍,铜,锌,砷,硒等。第五周期以后,基本没有元素参与生命体组成,如出现了就是污染造成的。
应当指出的是,不同生物体元素含量是不同的,如禾本科植物含硅多,海岛的鸟类排泄物中含磷多,海带中含碘多,但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总体含量趋势是一致的。碳、氢、氧、氮、硫、磷是生命元素中比较重要的元素。构成生命元素中比较坚硬的金属元素为钙,在元素周期表中排第20位,之后出现的金属尤其重金属元素,在生物体中都是极其微量的,多则对生命构成威胁。
(二)
(三)
(11)碘和溴
(12)砷
(13)硼
(四)污染元素
污染元素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阻碍生物机体正常代谢过程,影响生理功能的微量元素。根据资料报道,人体内发现的元素有70多种,占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的67%,超出生命必需元素(28种,占27%)的40%,增加的元素是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随着自然资源开发和现代大工业发展,
即使是生命必需的元素,它们在体内的含量都有一个最佳的含量范围,超过或低于这个范围,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硒是重要的生命必需元素,成人每天摄取量以100μg左右为宜,若长期低于50μg可能引起癌症、心肌损害等;但过量摄入,又可能造成腹泻,神经官能症及缺铁性贫血等中毒反应,甚至死亡。同时,生命必需元素的存在形式对人体健康也直接有关。铁在生物体内不能以游离态存在,只有存在于特定的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包围的封闭状态之中,才能担负正常的生理功能,铁一旦成为自由铁离子就会催化过氧化反应产生过氧化氢和一些自由基,干扰细胞代谢和分裂,导致病变。
(五)如何理解生命元素
从生命的角度如何理解生命元素呢?第一,生命元素是自然存在的,以可以被生命利用的形态进入生命体,并构成生命体的一部分;第二,这些元素可以循环利用,生命死亡了但元素不会死亡;第三,曾经构成过生命,又组成新的生命元素,或通过矿化作用直接进入新生命,或者沉睡到岩石、或游离在大气,漂流在水体中,被生命重新利用;第四,生命体仅利用了元素周期表中27%的元素组成生命体,多余的是环境污染造成的,过量增加的元素尤其重金属元素会造成癌症等恶性疾病发生。
生命元素来自大自然,大都是通过生物合成作用,即以有机体的形态出现的。最初对有机物的定义,就是生命有机体合成的物质,后来人类能够合成尿素等有机物之后,有机物才扩大了范围。“有机物”原意是来自生物体的物质,因为早期发现的有机物都是从生物体内分离出来的。健康的有机物,或多样性的自然食物,含有构成生命的主要元素,不需要人工合成也能够满足正常需求,且是安全的。个别缺素现象,如缺碘、缺硒等,可以通过食物获取,而非药物。
对于农业来言,那些天然有机物中存在的元素是最好的生命元素。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尽管取材来自自然界,但经历的不是生命过程,没有参与过生命合成,而是高温高压有催化剂参与的非生命过程,要么不能降解,有么对环境有害,对生物有害,这些物质如农药、地膜、激素、防腐剂、添加剂等等。围绕人类食物链,人类发明了5万多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中的元素大多没有经历过生命过程。如重金属也是以微量元素名义,添加到动物饲料中去的,动物排泄物中增加的重金属会污染土地,进而污染食物,造成了人体中出现了非预期的元素。
要获得健康的食物和健康的身体,人类最好大量使用自然的生命元素,尽可能少地使用非生命元素。
http://image.sciencenet.cn/home/201912/04/175956ksgbmnmqgbmgsa7v.png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1208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