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卞桥镇“三种四收”模式让黄土地变成“金土地”
(2012-06-21 09:01:03)
标签:
杂谈 |
分类: 建言新农村 |
人民网临沂6月11日电
以传统蔬菜种植为基础,探索“三种四收”高效种植模式。“三种四收”指的是在每年的立春、立夏和处暑三个节气里分别种植水萝卜、玉米(或大豆)、大蒜和香菜(或白菜、油菜等)四种农作物,变“春种秋收”为“四季丰收”,有效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一年四季,四种四收,亩收益可达15000余元。同时四种作物具有互补性,水萝卜生育期短,利用拱棚种植早春水萝卜,能够有效利用生长季节,错开了不同作物不同的收获时期,提早上市,价格较高,具有投资小、收益高、易管理等特点;大豆是豆科作物,能够充分利用大豆的固氮作用,实现资源共用,减少投入;香菜苗期喜欢阴凉,而玉米此时还未收获,正好起到了遮阴防晒的作用,
以基地品牌建设为契机,推进规模化种植、品牌化经营。近年来,西京卜、孟家湖、蒋家庄等村以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三种四收”高效种植作物,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一处,以有机葡萄、铁葱、大蒜、核桃等经济作物科学高效种植,渐渐撑起了农村的“菜篮子”,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村民喜上眉梢。
发挥专业合作社优势,搭建农民致富平台。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蒋高明博士在家乡卞桥镇蒋家庄村,投资兴建弘毅生态农场,引进新品种15个,聘请农业专家讲课12次,组织新生代农民进行技术培训19次,培训社员1600人次,使附近各村社员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蔬菜种植管理水平。弘毅生态农场自成立以来,共接待群众咨询5200余次,跟踪服务3400余次,技术指导2200余次,解答技术难题200余项。
目前,“三种四收”种植模式已在卞桥镇全面“开花”,全镇农作物种植呈现出“布局区域化、模式多样化、发展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良好态势,黄土地变成了农民致富增收的“金土地”,实现了种植业产出效益的新突破。(车春林)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475-583899.html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