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技导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专题报告会在植物所召开

(2011-10-05 18:45:30)
标签:

杂谈

分类: 自然与社会
 

               本消息来自中科院植物所网页

 

   

 
 

        9月23日,《科技导报》学术沙龙和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香山生态论坛联合举办了“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学术报告会,同时举行了《科技导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专题”特刊发行式。这是该杂志针对中国科学家系列成果进行大范围报道并举办学术研讨的首次尝试。

        参加这次报告会的人员有《科技导报》杂志社副社长王务林、编辑王芷、李娜、马骁骁、杨书卷博士以及来自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的研究人员与研究生40多人。《科学时报》、《科技日报》和《今日中国》等媒体记者到会并进行了现场采访。

        报告会由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蒋高明研究员主持,副主任张齐兵代表重点实验室致辞,对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感谢《科技导报》杂志社对该项工作的特刊报道。王务林在致辞中提出了“中国的科学技术到底在世界同领域中处于什么地位?”、“中国人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贡献,是否解决了国家的实际问题?”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他呼吁中国科学家摆脱功利思想,将高水平原创成果在中国人办的刊物上发表。

        在学术报告中,蒋高明首先回顾了我国生态恢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介绍了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10年来所做过的各种尝试、经验和教训,指出正在进行的“以禽代畜”试验示范是保证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对提高牧民经济收入有效的土地利用方式。随后参加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的科研人员针对自己的研究工作从“中国温带疏林的地理分布、生态地位和成因”、“浑善达克沙地中部榆树疏林景观格局”、“浑善达克沙地C3和C4植物对干旱胁迫响应策略”、“浑善达克沙地榆树干液流动动态研究”和“浑善达克沙地草原柴鸡生态与经济效应”等方面分别做了学术报告。与会者就报告内容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肯定了科研人员为解决中国草地退化和农田地力下降的难题而提出的“以地养地”、“借助自然力恢复”和“畜南下、禽北上”的创新思路,并讨论了如何利用在内蒙古正蓝旗的浑善达克沙地和山东平邑县的研究基地进一步开展草原生态研究工作。

        中科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李文华院士欣然为《科技导报》“浑善达克沙地生态恢复十年”特刊以《生态学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为题写下卷首语。他勉励中国生态学工作者面对国家实际需求,在生态科学的“奥运”舞台上,能够不断创造出新的奇迹。

        《科技导报》杂志是由杨振宁、李政道等美籍华裔科学家倡议,于1980年在美国创办,1984年转至中国并正式建社,1986年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会刊。目前主编为中国科协副主席冯长根。

(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供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