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笔者小时候读书故事

(2011-06-10 10:53:32)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书育人

笔者小时候读书故事

看书看得入迷

http://epaper.gmw.cn/zhdsb/html/2011-06/08/nw.D110000zhdsb_20110608_1-15.htm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6月08日   15 版)
http://epaper.gmw.cn/zhdsb/images/2011-06/08/15/res02_attpic_brief.jpg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恢复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与科普论文300多篇。

    我青少年时期正赶上文革后期,可读的书籍非常贫乏。1971年,我开始念小学,当时只有语文和算术两门课。至于课外书,一开始看得比较多的是小人书,连环画(老家叫画本)一类的,非常好记,一边看画,一边识字,学到了很多知识。到三年级以后,开始啃书,读一些关于战争主题的小说,印象比较深的是《烈火金刚》(封面都掉光了)、《苦菜花》等。上初中以后,开始看鲁迅的书(当时书店里基本只能买到这方面的书),记得是竖排的,书中的内容也看不大懂。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看的战斗故事,有关于抗日的,抗美援朝的,解放战争的,非洲独立的,苏联卫国战争的,阿尔巴尼亚的,越南战争的,很多很多。

    我小时候看书看得入迷,经常一边走路一边看,或是做饭时一边手拉风箱一边看。说到底还是那个时代精神食粮太贫乏,只要得到一本书就如饥似渴地读,特别是向别人借来的,很快就看完还给人家。读的时候小心翼翼的,唯恐给人家弄脏了。

    和现在的孩子相比,我们那个时候有更多的自由空间,压力很小,现在的孩子有点急功近利,要不是家长逼着,他们就根本不会看书,不像我们那时候读书是主动的。正是因为读了很多课外书,我小时候的语文基础打得比较好。我们那时候课本少,书中的知识和信息根本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所以得到一本书就特别宝贵。现在的孩子,书多到泛滥,可是真正吸收进去的却很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