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额济纳黑城的“怪树林”

(2010-09-08 21:15:41)
标签:

杂谈

分类: 环保呐喊

蒋高明

       八月初,到内蒙古额济纳出差,有幸见到了胡杨——活着的与死亡了的胡杨林。在年均降雨量只有37毫米的地方(基本为无效降水),能够见到胡杨,见到绿洲,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奇迹。然而,幸存的胡杨正在面临因无法实现有性繁殖而出现种群极度衰退,又为胡杨林的命运担忧起来。尽管政府实施了向居延海的输水工程,然而,建立人工堤坝,河道湿地消失,造成胡杨种子无法降落到淤泥上,胡杨产生的大量种子不能形成后代。额济纳胡杨林告急。在黑城,我拍到了下面的图片。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616131.JPG
图1 曾经的绿洲如今是一片死亡之海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637241.JPG
图2 不屈的胡杨似乎想对人们述说什么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650522.JPG
图3 绿洲断流了,地下水位下降了,风沙吹干了她们的躯体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72225.JPG
图4 流干最后一滴血的大漠卫士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718897.JPG
图5 即使倒下了,还久久不肯离去。胡杨有“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朽”的美誉。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75022.JPG
图6 悲壮的卫士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817631.JPG
图7 怪树林不怪,它是环境灾变的见证人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91538.JPG
图8 生态卫士倒了,风沙进逼黑城,城市消失了一千多年了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91569.JPG
图9 自然保护区内的胡杨也面临死亡威胁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927913.JPG
图10 枯稍的胡杨林与地下水位下降有关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943303.JPG
图11 这7种叶子是在同一株胡杨树上采集的,环境塑造了植物的叶形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495684.JPG
图12 这些胡杨幼苗不是有性繁殖的后代,是根蘖繁殖的,其生命力非常脆弱。人工引水工程减少了祁连山水泛滥的时间甚至人工河道阻挡的洪水向胡杨林扩散,胡杨产生的大量种子死亡。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5015319.JPG
图13 居延海渡口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5037803.JPG
图14 紧急输水后居延海有了70平方公里的水面,鸟儿们又回来了。但这些水来的太快,是通过输水渠网来的,没有给胡杨种子繁殖留机会


http://www.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9/201094225054241.JPG
图15 面对滚滚大漠,不由得想起了王维的边塞诗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9374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额济纳,胡杨林,怪树林,死亡,黑城
相关文章: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载]新西兰7.1级强震零死亡 先进经验值得效仿(图)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载]新西兰大地震无人死亡有六大原因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载]日本医院46人感染"超级病菌" 已造成27人死亡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人的生老病死由谁控制?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载]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新西兰7.1级地震是0死亡,而我国近期发生的地震却有大量人员伤亡?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母亲死亡率系统评估与国际文献计量分析报告 1921 - 2010年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自http://mi123.cn)死亡的奥秘(三)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我沉默了,但还没死亡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胡杨林自然保护区保护不了胡杨林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自http://mi123.cn)死亡的奥秘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