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浑善达克治沙案例进入美国大学教课书

(2010-08-29 16:19:09)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书育人
浑善达克治沙案例进入美国大学教课书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 http://www.cas.cn/

        2010年改版发行的美国大学地理学与环境类教科书《地质与环境》(Ge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第6版收录了植物所生态中心蒋高明课题组在浑善达克的治沙案例。

        该书第12章《干旱区、风与沙漠化》介绍风、水资源与干旱陆面的相互作用。在该章中,中国的沙漠化进程成为关注的焦点。该书作者以“中国是否正在被沙漠化吞噬?”为题进行了案例分析。作者认为,中国目前的沙漠化导致每年67亿人民币的财政损失,影响了4亿人口并威胁到了农民和牧民的生存。北京“黄龙”频现,也体现了中国正在为沙漠化所困扰的局势。虽然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并积极推广在干旱区半干旱区退耕还林还草,但是干旱区种植树木显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该书作者介绍了植物所生态中心蒋高明研究组在内蒙古浑善达克巴音胡舒嘎查的生态恢复的实验并指出,因为树木主要依赖地下水生长,草利用雨水就可以维持生存,以草代树木取得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在5年时间内,大部分地区禁牧封育,少部分地区集中种植牧草,或“以禽代畜”,这些措施已取得了减少沙尘暴危害,增加奶、畜、禽产品与牧民收入的明显效果。

        《地质与环境》探讨了人类与所处环境中地质灾害、地质过程及资源之间的关系。该书为美国大学地理与环境类专业教科书书,由该领域4位专家教授即Nard Pipkin, D.D.Trent, Richard Hazlett, Paul Bierman合著,2010年已更新至第6版。

        植物所在巴音胡舒的生态恢复试验始于2000年,最初由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专项资金资助。如今,植物所专家提出的“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已成为国家退化生态系统主流治理模式。2007年,Science (317: 314-316)专门报道了巴音胡舒生态恢复效果。

(植物所供稿)


 
 

 

 

http://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8/2010827221053413.jpg

http://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8/2010827221224976.jpg

http://sciencenet.cn/upload/blog/images/2010/8/201082722124323.jpg

本文引用地址: http://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6876
* 本文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与科学网无关。
本文标签: 浑善达克案例,美国大学教科书,地质与环境
相关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