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明辨是非
明辨是非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5,264
  • 关注人气:18,53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招到三个高分学生并夸夸我那些得意门生们

(2010-07-19 09:35:28)
标签:

就业

留学

得意门生

杂谈

分类: 教书育人
招到三个高分学生并夸夸我那些得意门生们

蒋高明

        今年我招收了3名学生,2名博士生1名硕士生。博士生李彩虹和李勇,均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双双以高分考进笔者门下。2010年报考笔者博士考生有11名,两位小李的成绩名列前两甲,高于第三名50多分。李彩虹的考博成绩为:英语76分,植物学80分,植物生态学94分,平均分为83.3分;李勇的成绩为:英语75分,植物学77分,植物生态学93分,平均分为81.7分。硕士生叫孟杰,她以总分401分考进笔者研究小组。三位考生的总成绩在植物所都是名列前茅的。

        李彩虹和李勇分别为山东省优秀毕业生和校级优秀毕业生。两学生的硕士毕业论文在笔者建立的农业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完成的,他们的部分研究成果分别被SCI刊物和一级学报刊物接受发表。我们的研究站建立以来,在该站开展实验研究的有来自中科院植物所、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苏州大学、天津大学、德国雅申大学、巴黎农业科技大学等近2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和留学生。值得我们自豪的是,我们的定位站成立短短两年来,就成就了一对恋人呢,他们分别是笔者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令笔者自豪的往届学生还有很多,如许宏(2004级博士生)和李静(2008级硕士生)分别是以英语成绩全所第一考入笔者门下的,她俩的英语成绩分别为84分和83分(百分制),这令本土语言为英语的美国人也难以达到(中国考研英语难度是相当大的),反正我是考不了这个成绩的。1985年笔者考研究生的英语成绩是79分,当时的目标就是80分,可惜还是以1分之差没有实现目标。不过笔者总分也不含糊,我是当年植物所的“榜眼”呢,全所招收21名,114个考生报名,我们的竞争对手几乎清一色的是今天所谓的“985高校”。考上的学生中有1人是植物所的工作人员。其余20人中,北京大学5人,北师大2人,南大2人,川大3人,南开、兰大、辽大各1人,俺山大也只有俺1人,俺是连续5年来的第一个考入植物所的山大考生。

        从1997年至今,屈指算来,笔者带过的硕士、博士生和博士后前后有47名了,其中挂名(我虽为第一导师,实为他人带)招生的6名,我作为第一导师毕业以及在读的学生有41名。期间,笔者还作为指导教师,带过2名法国硕士生,和一名德国博士生,时间半年多。因为她(他)们为外国大学的注册生,以下的统计不算在内。

一、学生来源

        47名学生中,来自“985大学”的11名,占23%,“211高校”的15名,占32%,即我的学生仅约有三分之一出生所谓的“名门”,而大部分学生来自普通高校,且以农业院校为主。重点高校学生分别来自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苏州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普通高校来自山东农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鲁东大学、临沂师范学院、信阳师专等。

二、性别比例

        47名学生中,女生20名,占43%,男生27名,占57%。笔者开始招生的头几年,前7名学生全部为女生,可能是她们感觉笔者不是官,经费少,可能好考些吧。女生总是胆子小的。男生是后来加入的,彭宇是笔者招收的第一个男生,7个女弟子千呼万唤始才招来了一个男孩子,可见,我那些女学生是标准的“招弟”啊。不过,招来这个“弟弟”,也不含糊,彭宇毕业后到清华做博士后,现在中央民族大学做副教授了。

三、毕业去向

        已经毕业的学生36名,其中出国继续深造的10名,占27%,进入高校教书的11名,占31%,留住科研单位的13名,占36%,进入企事业单位的2名,占5%。粗鲁算起来,出国深造、进入高校、留研究所工作的各略占三成。可能受笔者影响,学生毕业后多愿意继续从事科研或教学,去当官的少。这可苦了为师我,现在搞项目是到处求人的时代,要是我的学生中有当处长的,我找经费就不这么难了。

        人们都说我们学生态的找不到工作,不好就业,那要看个人能力了。值得欣慰的是,笔者指导过的学生都有了工作,就业率100%。然而,他们的人生路还长,从事科研或教学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四、科研能力

        毕业的36名学生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面上基金的9人,主持相当于面上基金课题的3人,两者共占毕业生的33%,这些毕业生以博士后和早期毕业的博士生为主。


五、优秀学生的进步

        毕业生中,有2人晋升为教授,同时也为年轻的博导。我的学生中最年轻的博导是1975年出生的。我是36岁被遴选为博导,还连续两次破格,才显得年轻。该学生35岁当博导,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1人荣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经费支持;7人晋升为副教授或副研究员了。

        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很多大学生以为考上985或者211大学才不枉一生,实际上,后期的努力更关键。上述9晋升为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学生中,仅1人毕业于985高校,其余都是普通高校毕业生,甚至还有大专生。在36名毕业生中,12名来自山东农业大学,其中4名山农大毕业生留在了植物所工作,成为200多个创新研究岗位的正式工作人员。

        可见,不断努力才能够成功,第一学历固然重要,但不是唯一的重要。那些人生第一次高考失利(这里指没有进入985或211高校)的同学,完全可以放下包袱,来笔者研究小组大干一场。

六、留学生

        Dilip K Biswas 是笔者招收的第一个外国留学生,也是植物所全程培养的第一个外国博士。他来自孟加拉国,现在爱尔兰University College Cork 做博士后,Dilip离开笔者研究小组的时候,发表SCI文章3篇,总影响因子13点,现在还有2篇高分SCI文章在审理中。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5305
本文标签: 高分学生,得意门生,人才培养,重点大学,普通大学
相关文章: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载]逻辑思维教育有待重视:逻辑学家刘培育谈人才培养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2010年世界杯期间发生了什么?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载]逻辑思维教育有待重视:逻辑学家刘培育谈人才培养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强化基础和扩充通识是现代教育的两大重点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载]美国大学科研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斯坦福大学科研政策手册解读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转载]全文转帖吴宝俊:施一公,陈丹青,以及中国的人才培养问题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对施一公要理解、宽容和支持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国家人才培养体系阶段论:依附,追赶及自主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科学网】施一公,陈丹青,以及中国的人才培养问题
http://www.sciencenet.cn/images/t11.gif中国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和施一公商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