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保护自然,就要相信自然的力量

(2008-09-16 00:25:47)
标签:

杂谈

分类: 科学人生
转载:保护自然,就要相信自然的力量
 冯永锋
      
    7月27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著名环保作家、《光明日报》记者冯永锋先生就拙作《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写的书评,因文章非笔者约写,里面没有”“私人交情”的成分(笔者并没有赠书给他),有相对中立的成分,可能不会“误导”读者,不会耽误读者的宝贵时间。在此,借科学网博客一角,也为自己的图书做一个“免费推介”,内容是否像作者写的那样?您可以上网浏览,当然了,如去书店购来一读更不胜感谢。此书笔者并没有得到一分稿费,出版社用较少的费用来出版我的书就“感激零啼”了,那里还敢奢望稿费呢。中国的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我们发出一些不同的声音,尽管一些声音在当事人那里可能被认为是“噪声”,但是不同强度的声音如果频率达到一致,产生共鸣时,也许对推动社会进步有些好处。在《中外对话》、《新京报》、《自然之友通讯》,或有名的图书大厦里我多次见过冯先生的大名,我们也算是没有谋面的朋友了。愿您能从他的文章里读出些对中国环境保护的急迫声音来。以下是书评原文。-蒋高明
 
“公民科学家”
 
科学普及,时逢当今“主动认知时代”,更合意的用法可能是“公众参与科学”。我很相信,中国正在出现一个新的群体,当前姑且把这个群体称为“公民科学家”,以对应传统的“国家科研人员”和“民间科研人员”。
 
而当前又是环境保护的时代,中国人很需要读一读中国人自己写的———或者称之为“国产”的———环境科普书籍。中国优秀的科普作家不多,中国优秀的环保科普作家更不多。此前我个人认为,著名环保作家徐刚(《伐木者,醒来》)、唐锡阳(《环球绿色行》),大概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值得国人尊敬的两位。
 
最近我碰到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先生,发现他具备公民科学家的潜质,具有公共知识分子的情怀,因此也许可以很容易进入中国优秀环保作家之列。在读到他的大作《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之前,我读过他的不少文章,像“国人为什么热衷种杨树”、“新农村建设需要强调沼气的作用”、“大树进城危害多多”等;有很多文章的标题,都是我一直想写而没有写成的;有许多文章的观点,也是我力图表达而一直没有能力表达清楚的;有许多文章的美感,更是我多年来一直追求而经常难以实现的。
 
“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这么一句绕口的话,猛一听,没有什么稀奇;再一琢磨,却发现这是当今中国自然保护、世界自然保护最应当遵守的原则,而这个原则却被人压制(是的,压制)了几十年。有太多的人狂妄惯了,不肯承认最简单的办法是最有效的办法、最无为的时候最有为。蒋高明以一个科学家的方式在内蒙古大地上证明了这一公式和方程、定理,为了传播得更广远,他到处办讲座,随时写文章,还处心积虑地用这个“方程”写成了通俗易懂之作。2008年初,《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总算出版了,按照他的叙述,这本书应当在早一两年前就成为公众读品。可惜,有些事情总是想起来顺利,实现起来艰难。好在这本书来得正是时候,因为有许多人,把2008年当成了“中国环保元年”。
 
“环保元年”,大概就是中国开始正视环保问题的第一年,大概也是指全国人民开始正儿八经地思考中国环境问题的第一年,大概也是指中国人开始沉下心来寻找国产优秀环保书籍的第一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蒋高明的这本书,就在此时悄悄地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给印刷出来了。
 
“科学引导下的无知”
 
这本书在中国是值得所有人去阅读的。我个人认为它是今年中国出版的带有科普性质的读物中最优秀的一部。不仅观点新颖明确客观公正有效,而且行文也通俗易懂;不仅忠实地表达了一个科学家的良知,而且有极好的证据和实验来支持他的论述。
 
是的,这本书是我、也是中国环保界一直在苦苦寻求的知音作品。它以足够庞大的文字量,向国人宣示了一个真理:自然界有其强大的自然恢复能力,过去中国的许多试图“绿化祖国”、“治理沙漠”的行为方式,从头到脚都充满了错误与荒谬,几十年来,我们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资源,而且浪费了无数的自然资源。而导致中国出现这一切恶果的,除了粗暴、专制、腐败之外,“科学引导下的无知”也要负极大的责任。几十年来,有许多貌似科学家的人,在干着罪恶的破坏中国生态的勾当,而其做这些事的原因,无一不是因为不正视自然界的本能,不尊重自然界的规律;不愿意沉到自然界中,去认真地向大自然学习。
 
中国人不是不够聪明,而是几千年来,几百年来,几十年来,有许多人用“正确的方法做错误的事”,这比“用错误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可能来得更加的糟糕,社会的能量被无知的决策和命令给挥霍殆尽,起不到应有功效,制造出无数的“人为天灾”。中国的科学家一旦给自己安上了科学家的头衔之后,勇于承认错误的能力似乎就丧失了,勇于辨别是非的能力似乎也在弱化了。他们就像一个人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下级索取”当成了工作的主要任务,而忘记了人们赋予其“公仆权”、“科研权”,是希望借其聪明头脑、租其强壮身体、赋予其诸多资源,为公众利益服务。
 
倾听自然的声音
 
其实做科研本来非常简单,只要你敢于去发现真正的问题;其实从事公共事业本身非常简单,只要你秉持公共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其实自然保护本身也非常简单,只要你知道人类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过客型物种。蒋高明用最简单的办法向我们证明了一个道理:当你站在沙漠面前,试图通过人类的干预让它“生态恢复”的时候,你必须尊重这个区域“原始能量”和自然本底,你必须激发出自然本身所潜伏的能量,同时把几千年来叠加在自然身上的人类伤害力因素给考虑进去,然后,你俯下身子,倾听自然的声音,摸索自然的脉搏,学会与自然对话,在沉默中领悟自然的传感。你就一定会得到对待这片土地的正确的方法和态度。
 
蒋高明大概是听懂自然呼声的少数人中的一位。他说“沙尘暴真正源头不是沙漠戈壁,而是因农耕和过牧而退化的草原,以及由于水资源不合理利用而干涸的河床与湖床”;他说“在沙尘暴的源头干旱半干旱地区,草不但不能被忽视,而且必须被高度重视起来;草原上造林不但不能被提倡,还应当果断停止,省出大量经费来保护草原进而恢复草原”;他说对草原的破坏,一是“农耕文明”,二是“造林思想”;他说,“总之,恢复草原的最终途径必须是以生态为主,大大缩减牲畜数量,非常少量的传统游牧经济强调质量而不是数量;用新技术提高草原草的利用价值,大力发展舍饲,围牲畜而非围草原。这样,围栏在草原不但不宜扩大,反而应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消除。”
 
“科学”这个词,本来就时刻在提醒人们,对待身边的万物,要谦卑一些,要慎重一些,要良善一些,要正派一些,要胸怀宽广一些。因此,《以自然之力恢复自然》,用将近20万字的篇幅,记录了蒋高明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多年的科研治沙实践,最终告诉我们一个异常朴素的、原初的,却在中国沦落了的、忽略了的、长久蔑视的、被欺凌和侮辱的真理:相信自然的力量,它能给你带来奇迹。这是所有自然保护、环境保护的最基本原理,也是人类的最基本道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