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造林运动”缘何失败?

(2008-04-22 09:09:26)
标签:

杂谈

 “大造林运动”缘何失败?
 蒋高明
 
  近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万里大造林”骗局,给热闹了仅3年的万里大造林运动划上句号。它的“姊妹”工程“亿霖木业集团”造林工程落马更快,前后不到两年功夫,其形象代言人葛优已经退回了代言费359万元。
     几年来,“万里大造林”令上当者多达3万人,非法集资13亿元;“亿霖”功绩更不菲,非法集资达16亿元。对于“万里大造林”,笔者早在2004年就提出质疑,接受《中国消费报》记者任震宇采访的文章《专家担忧:万里大造林潜藏生态风险》发表于是年11月3日,那时正是“万里大造林”如火如荼的时候,没有人理会我们的反对声音。2004年9月,笔者在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为学生们做科普报告,负责接待的生物教师的父亲也购买了10万元的“万里大造林”造林土地,我当时就劝中学老师,迅速去“退货”,追回一半也能减少损失。今天看来,在众多明星吹捧和中央电视台广告诱惑下,人们的发财梦在严肃的自然规律面前变成了肥皂泡。两个广告词都很高调,前者“万里大造林,利国又利民”;后者“投资造林,首选亿霖”。在这样美丽口号下,善良的人们掏出了口袋里舍不得花的钱。
     “万里大造林”和“亿霖”造林缘何失败?这两个项目犯的同样错误是严重违背自然规律。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那里的生态环境根本不可能支持大密度杨树林的生存。除了欺骗的成分外,两家公司的高层领导肯定是希望他们种的树快快长大的,好给投资人一点信心,可大自然偏偏就不给面子,承诺6-8年成材的杨树,3年后依然像手指肚那么粗。杨树在干旱、风沙、严冬环境中成材希望渺茫,加上专家反对,投资者才变得警惕起来,再加上两家“大造林”公司高管贪污巨款,遂“东窗事发”。毕竟纸包不住火啊。要是再晚三五年出事,那些一期投资的人赚了钱,将来老百姓被骗的钱财肯定就不是区区几十个亿了。
     无独有偶,民间有“万里大造林”和“亿霖”工程,官方则有“三北防护林”和“京津风沙源”工程,且政府工程正是民间发起大造林运动的理论依据和榜样。“三北防护林”已有30年历史,“风沙源”工程也走完了5年的历程,对于这两个项目的造林效果,没有人去认真追问,因为他们花的是国家的钱。“风沙源工程”一期投资580亿,“三北”工程至今没有确切的数字。从笔者连续10年在现场了解的情况看,相对于巨额投资,政府的造林工程效果也是不尽人意的。
     在干旱区和半干旱区,民间的大造林工程也罢,官方的防护林工程也罢,违背自然规律造林,树木虽不能生长,但都有大量的钱可花。所不同的是,民间造林的钱来自投资方,投资人指望着从中“发财”;官方的经费来自中央政府,是纳税人的钱。尽管官方的大造林经过专家科学论证,但是他们走的路子是在民间大造林之前就发生的。要是我们也像对待两个民间大造林那样来个“较真”,对几十年来,花费了上千亿元的国家资金的工程认真考察一下,将会给全国的纳税人一个明白的说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