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阅读与写作
(2009-12-17 23:45:02)
标签:
曹文轩阅读与写作教育 |
分类: 编摘文稿 |
一、财富不在远方,财富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
二、未经凝视的事件,是毫无意义的
三、创作的自由是无边无际的
像月亮、太阳等真实的:第一世界(物质的);像心等虚构的:第二世界(精神的)。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只有人类,才有能力和欲望。让我们记住想象力是可以操练的,留下无限可创造的空间。“无中生有”(老子)是写作文的一大技巧,也是大哲学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写作文?作文表现第一世界,也是建立第二世界,我们需要创造第二世界。文学艺术,有时是不能在现实中实现的。
四、好文章,离不开“折腾”
当写作文时,若想让一个人干什么事情时,别让他一下子干完,多折腾一番。如儿歌:“我有一分钱,可以到苏联。苏联老大哥,送我一支笔。什么笔?毛笔。什么毛?羊毛。什么羊?山羊。什么山?高山。什么高?年糕。什么年?1958年吃饭不用钱。”其实这么长的儿歌反映的就是最后一句,所以,写文章需要折腾。其实折腾就是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写得曲折些。哲学原理是否定、肯定,螺旋上升的,写作文也是这样,像火车的轮子一样否定、肯定、否定。
五、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太阳
这是个阅读质量不断下降的时代,不如让孩子们看月亮和太阳。阅读四论:
1.底子论:打底子的书,如《天空的呼唤》。我认为打底子的书指的是打精神底子的书。精神的底子,应该包括哲理。这些哲理可以是关于生死、亲情、友情等的。还有有关大爱的、有关思考方式的、有关为人处世的等等。
2.血统论:经典《红楼梦》等。
3.辈分论:高质量的,不一定是本年份的。
4.文脉论:没有文脉的书,是不可能发生痛快淋漓的流淌的,必须把最好的书,推荐给学生。我们必须引导孩子,他们的认知还不可靠。整本书要顺畅,要有明确的设计线路,要有流畅的语言表达,要有值得推敲的人物,要有值得玩味的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