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动手能力差怎么办?

(2009-08-13 00:38:16)
标签:

家庭教育

动手能力

家务劳动

训练

分类: 教学档案

□慈 航

 

成长故事

旺旺七岁了,读一年级,性格温和,爱看书,识字多,动手能力很差,画画、折纸都比同学们慢,尤其是写字,做算术题就更慢了,其他同学半节课写完作业,可他连玩带磨才写几行。他不会照顾自己,甚至不会擦屁股,根本不在学校上厕所,不敢多喝水,一回家就往卫生间里跑。对于动手做事,他从不主动、自觉,必须大人逼着去做。无论大人怎么惩罚、吓唬,都无济于事。

 

家长困惑

我们采取过奖励的办法,乃至打过骂过,都收效甚微。大道理孩子明白,就是不爱动,不爱动手写,多写一点,就不想写了。实际上,他不愿写,嫌累,好像是对写字没有兴趣。在规定时间内,孩子的作业经常完成不了,搞得很晚才睡,今后考试怎么办?今后功课多了怎么办?孩子太懒,依赖性太强,动手能力很差,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

 

家教之道

手是人重要的感觉器官,大脑中大约有20万个神经细胞支配着手部动作,所以多动手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孩子通过动手活动,获取更多的外部信息,促使大脑积极活动,促进大脑发育,手巧心灵。在训练孩子动手能力过程中,还可以使孩子更加自信、勇于探索,培养其恒心、爱心和责任心。孩子动手能力差,外部因素主要有三:第一,过分溺爱。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大人生怕苦着累着孩子,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出事或怕孩子损坏东西,不让孩子动手做事,孩子失去了一次次动手的机会。第二,不肯放手。有些家长想让孩子做些事,却前跟前后跟后,弄得孩子六神无主,手足无措,兴味索然。第三,求全责备。有的孩子做事稍有差错,家长便是训斥,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针对孩子动手能力差,家长该怎样做呢?

1.改变错误教育观念,触动孩子内心。  首先家长要改变错误教育观念,切忌溺爱。一些家长总是认为孩子还小,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行,其他的家长可以代劳。过度的保护孩子,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因为这样做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结果使孩子变得乖戾、无知无能。其次是和孩子讲清道理,让孩子从心里接受。要让孩子明白“父母不能服侍孩子一辈子,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的道理;让孩子了解父母挣钱养家的不易,让孩子体谅父母,孝敬父母,慢慢学会为父母分忧;让孩子多看一些名人传记,使孩子明白,大人物在小时候都很能干;带孩子到弱势群体集中地,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生活幸福,并有所触动。孩子只有内心有所触动和感动,才会有动力,才会积极主动地提高动手能力。

2.设计趣味性的活动,训练手的动作。  一般动手能力差的孩子,在幼儿期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所以要补训练孩子手的动作的课。遵循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动手规律,选择一些结构性强、操作性强,能引起孩子持久注意力的玩具。可以教孩子拼图、搭积木、玩橡皮泥、折纸、剪纸、穿珠子、画、弹钢琴等。还可以用筷子把小豆子或小玻璃珠子从一个盘子里夹到另一个盘子里,也可以通过打电脑小游戏,提高孩子的手精细活动能力

3.强化家务劳动,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  让孩子做家务,父母应注意孩子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其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小学生所从事劳动项目有生活自理劳动、家庭炊事劳动、简单的缝补、生产劳动和购买活动等。比如,小时候,让孩子学会洗手、洗脸、刷牙、脱衣、整理玩具等小事;稍大一点,让孩子洗手绢、袜子、打扫房间、和父母一起包饺子、择菜等;再大一点,负责喂养金鱼、浇花、洗碗、拖地、整理房间等。在指导孩子做家务时,父母要求要明确,先作示范,安全第一,培养习惯,鼓励创造。另外,务必制定家规,家务分工,各司其职,奖勤罚懒。孩子自主意识强,乐意做小事情,父母要及时给予鼓励,通过鼓励孩子多动手,让孩子体会到内心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当孩子做不好时,父母不要心急,给孩子做示范,更不要责怪孩子,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刚开始孩子对家务事很感兴趣,时间久了,可能有些厌烦,父母一定要坚持让孩子养成做好家务的习惯,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恒心、爱心和责任心。

4.注重大自然对孩子心灵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创作的原动力  由于农村孩子更多接近大自然,大自然提供了丰富的动手材料,动手能力一般比城里孩子强。在节假日或周末,父母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既享受阳光和新鲜的空气、放松休息了,又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的爱心、动手能力和创作的原动力。比如,与孩子一起玩沙子、堆城堡、盖房子、捉鱼、钓虾等,让孩子独自采集一些植物的叶子,捕捉一些小昆虫,回家后做成标本。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这确实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即人的心灵在它的最深处所感到美的东西,在外部自然界得到了实现。”

 

教育名言

手是外部的大脑。

——德国哲学家康德

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

——教育家陶行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