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600元车补还嫌少也别太娇气了

(2009-07-11 16:34:33)
标签:

杂谈

分类: 政经评论
2600元车补还嫌少也别太娇气了
 
李万友
 
杭州车改闹得沸沸扬扬,2600元车补被指新腐败、变相加薪,而官员们却表现出另一番景象。据央视《新闻1+1》7月11日报道,当记者问杭州市药监局局长郭泰鸿,“您觉得2600元对您多了还是少了”时,其回答说,“我买一个车,这个车要二十万出头,所有的费用加起来,那么2600元钱一个月的费用,我的折旧费就差不多了。”
 
郭局长真会算经济账,可听起来不太舒服。这不是话中有话吗?言下之意,分明是嫌少了。相比较,一个农办科员才300元车补,而其实际工作需要却高达1500元左右,人家还要倒贴1200元左右,一个局长的实际工作需要不一定比农办科员多,究竟谁该叫苦,谁该嫌少?答案不言自明。
 
郭局长说出此番不满足、恬不知耻的话语,想必是习惯了出门就是公车接送,甚至还可以光明正大地公车私用,不买车就有车坐,而坐车也不用掏钱的高规格、超待遇生活。如今世道有变,不仅要自己买车花费二十多万心痛,而且车补也只够车辆折旧费,平时加油、维修等都得自己掏腰包,哪有以前“一分不出”好,不习惯、嫌少自然不在话下,说不定还在发牢骚呢。
 
但对普通科员而言,恐怕不敢奢望和郭局长们享受同等车补,只要按实际工作需要给予补贴,不让他们倒贴就心满意足了。退一步说,车改前多数公车基本上是“专车”,普通科员做工作要用车还得左请示右汇报,至于公车私用机会确实渺茫(当然,不赞成公车私用),惟有望车兴叹的份,还要尽可能不发牢骚,心平气和看待。
 
如果普通科员都是郭局长这样的态度,还会做工作吗?很让人怀疑,说不定早就闹通天了。归根到底,如此态度上的天壤之别,都是公车过多,管理不够规范,特权作祟,助长了这样的“权力娇气”。
 
这在国外是很少见的。据报道,德国一些市长为了补贴家用,兼职掏烟囱,做业余艺术家,做业余技工,做博物馆的解说员等。并且这些市长认为经济上的损失虽很大,但是他仍为自己的选择感到自豪。在法国某些城市市长、副市长都是不领薪金的,政府给的唯一补贴就是和法国其他城市交流时所需的伙食费与车费;在美国,部分城市的官员薪酬十分微薄,市长不是政府雇员,纳税人不需为他们支付福利。
 
看看国外官员的作风以及他们的福利待遇,我们的官员薪酬比较高,职务消费铺张浪费,说不定还有惊人的灰色黑色收入,很大程度上应该感到汗颜,却仍然一副娇气做作的样子,实在令人蒙羞。
 
社会在进步,有些事情不改变不行,有些观念不转变也不行,每个人都得学会适应变化后的情况。车改更是势在必行,与国外相比,发车补已是很仁慈的了,我们的官员还有什么资格和理由说三道四。所以,郭局长们也别太娇气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