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高等师范学校今年喜报连连,先后有翟怀雷等几名同学在“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20名学生参加“第六届全国师范院校书法年会”获得毛笔字单项一等奖,学校获得团体一等奖;12名同学参加“全省高师2010年书法作品展览”获得一等奖,5名同学获得现场书法大赛一等奖,以上各奖项层次和数量在全省高校、高职校都名列榜首。
这是高师坚持高质量的基础教学、学生苦练基本功的硕果。据说,高师的新生到校都要买一块小黑板,每天练习书写,天天进行展示,难怪我每次到学校,都看到道路两旁展示的小黑板,全校竟然有500多块。
联想到现在一些学校忙于应教育,疏于基本功训练。一些青年教师长期依赖电脑写字,上课依靠课件投影,写出来的字不敢恭维,这样的教学也会丢掉中国方块字的象形魅力和隽永回味。象这样不良教学方法还不在少数。
我曾经在新办的沭阳如东中学的英语教研室问一位刚被聘来本地老师,新老学校英语教学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她说,“语境,新学校上英语课全部讲英语,课余经常组织英语朗读、演讲、话剧等,老师日常交流也用英语。而我们原来教的是哑巴英语、中国英语。”我也问了其它学校英语老师,他们认为“苏北都这样,张不了口”。这种理念的差别和传统的教式是学不好英语的,在高考的听力测试上也是要吃亏的。好在市教育局已经发文,要求加强全市中小学英语阅读和口语教学。规定了诸如高中毕业词汇量要达到3500、阅读量36万字等标准。记得90年代初杨澜以清新纯正的英语播报亮相中央电视台时,当记者问道英语好的秘诀是什么?她回答是阅读和对话,每月强迫自己读10本英语小说,追着人用英语对话。
同样在语文教学上,如东中学老校长也指出了宿迁教学的问题就是阅读量不够语文教学只限于课本知识,做好规定的题海,连规定的课外阅读量都完不成,图书馆也经常不开放。有人说我市高考“理科强、文科弱”,这不能不说是重要的原因,阅读少,视野不开阔,遇到高考《时尚~品位》这样的作文题肯定吃亏。连老师们的阅读量也不够,我曾经问过一位10年教龄的老师,平时都看什么书?她说,主要是看教辅材料,再就是看看教育自家孩子的少儿图书。老师没有一桶水怎么盛满孩子需要的一碗水呢?市教育局也就加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已经发了文,要求学生十二年阅读总量在700万字以上,并推荐了近百本课外书籍,引导学生亲近母语,热爱文学,阅读经典。对老师也要求每天读书不得低于1小时,每年读书总量不得低于20万字。我认为这20万字太少,只相当于一本中等厚度的书籍,后来教育局纠正为100万字。其实,学无止境,厚德载物,广闻博览,方能从容。林语堂先生说,读书能“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灵性”。对我们大家都是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