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呜咽,举国同悲。今天是全国各族人民为甘肃舟曲特大山泥石流遇难同胞而举行的国悼日,为那1239名亡灵、505名失踪者祈祷致哀。当8月8日一场突如其来巨大的泥石流袭击了这个白龙江畔的小城,顷刻之间生灵涂炭、财富尽失,塞上江南风光不再,到处是坍塌的房屋、堆积的碎石、淤塞的河道,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满目疮痍,也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甘肃南部的甘南、陇南是我国著名的地质灾害高发区,我曾经察访过,最大的感觉是山连山的险峻、光秃秃的苦涩,几乎所有山上岩石都裸露在外,风化严重,残破不堪,有人形容像一个没有衣服穿的贫苦老人。路上经常出现滑坡滚石,险情不断,道路封闭。白天看到一些河流小溪水尚清许,夜间下场小雨就变成混浊泥浆,要知道这汇集到白龙江的溪流则是我们长江之源呀!要说这些山区也不是没有一点绿色,那是近一二十年人工造林顽强生长但孱弱不堪的小老树。也不是没有风景如画的景致,甚至还稀罕地有小片的原始森林、高山平湖,那是因为交通不便、人迹难至才得以幸存,现时人们沿着山沟徒步而进,仍会看到山坡上伐木时留下的滑道、木伐漂流时的河道,幸而八十年代停止了几十年砍伐,但舟曲的森林覆盖率已由最初的67%下降到现在的20%。更担忧的是近年来又兴起“水电热”、“淘金热”。短短十年,舟曲就审批了大大小小水电站55座,往往十来公里就有一座电站,利用白龙江及支流的高低落差,开山炸洞,引水发电。近年,甘南、陇南等地发现的特大金矿,也诱得人们向大山开刀索取。
所有这些,不能不说舟曲之殇也是人类的滥伐乱采、无限索取的恶果。当森林殆尽山体裸露时,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也将接踵而至,近期越来越频繁的灾害给了我们振聋发聩的警示,我们不要老想着战天斗地、改造山河,而应该呵护地球、保护环境。必要的改善只能顺势而为,科学治理。人在大自然面前毕竟渺小,我们还有很多未被认知的领域,只能谨慎行事,稳步前行。当下真得认真做好节能减排、植树造林、覆被治沙、防震减灾、低碳生活等,小心翼翼地偿还欠债、修复环境。
不管怎样风雨同舟,我们只希望平静、平衡、平安地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接受她的恩赐、享受她的友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