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城市多些“智慧”
(2009-09-25 15:36:53)
时代已经进入了讲求“智慧”的阶段,“智慧地球”、“智慧产业”等风靡一时,这实质上是通过智能网络、逻辑运行等方式,实现人与机的对话、人对物的管理,从而达到过去难以企及的效能,但这毕竟属于物质世界的范畴。
物质世界不管怎样进步,最终还是要靠人的智慧。我最看中人的智慧在现实社会中的运用。时至今日的宿迁,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已经有目共睹,在发展进程中宿迁人开阔了视野,掌握了知识,学会了本领,带来了不同寻常的“思辨”方面的变化。从宿迁人近期的舆情、言论、谈吐中,也看出了这种变化,透出自信,散发睿智,大气豪迈,深刻厚实。比如,《宿迁日报》频率比较高地刊载评论、随笔一类文章,这几天“今日观察”登出的《刘翔复出与经济回暖》、《领导不在家?好!》等文章,大多出自实际工作者的思考;电视上的“宿迁新闻”正在播出的《科学发展环省行》大型系列节目,记者的解说词都拿宿迁作对照,画龙点睛地提出令人深思的问题;《网上宿迁》的博主们更是从不同社会层面不同角度,写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悟,读来使人感到八面来风,汇聚民智,颇受启迪。
从中我们感受到宿迁人会观察了,爱思考了,经常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是民主与进步的标志,也是区域日趋繁荣兴旺的表现。存在决定意识,社会上每天发生大量新的变化,自己身处其中参与奋斗,才有谈资由头,产生共鸣,话才能越说越深刻;意识也会反作用存在,大家认识全面了,看法统一了,才能心齐劲足,事半功倍。这就是我市在“创业文化”中提出的“要从认理讷言向明理敏行转变”,而且是智慧的转变。
一个城市勤学善思的人多了,智慧就会泉涌,我们要把这作为一种社会时尚。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这比修一条路、建一栋楼、盖一间厂,来得意义更重大、更长远。如果我们全社会智慧增多了,经济发展一定会更加强劲,社会进步一定会更加全面。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