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官腔”的潜意识

(2009-05-10 21:13:18)
标签:

杂谈

    一个已退休十多年岁至古稀在南京居住的省级劳模,辗转请一位曾经在宿迁工作过的领导同志打电话给我,诉说她最近去领2008年的慰问金时的遭遇,区总工会办公室的人说,省政府今年未拨款,所以不发了。她还用特快挂号寄来了百思不解的信,附上有关文件及剪报消息。我立即叫市总工会处理,查明属实。往年当省里拨款滞后时都是地方财政先垫付发给,区工会接待的人不知道这一做法,生硬地回答造成老劳模的不解与气愤。
    类似这样的“官腔”引发的矛盾与误解,现实中并不少数。常常听到这样机关有这样的腔调与作派,“我说不能办就不能办”,“你回去,过几天再来看看”,“这事不好办,除非你能找到人”,“这事你去找某某人,我办不了”,“这事我已经跟你讲过多少遍了,你不要再来找我”……,不胜枚举。
    大凡这类“官腔”都发生的与人民群众有密切接触而又有一些权力的部门和岗位,有时随意的几句话,让请求解决问题的人气上好几天;繁琐的一道程序,让上门办事的人跑上好多趟;甚至造权谋私留下活话,让请求办事的人琢磨着怎样请客送礼敲开紧锁的门。所有这些使人们对机关作风、干部官风、地方政风的产生不良印象,一颗老鼠屎败坏一锅粥,非得下决心整肃!
    “官腔”的背后都是“官本位”思想作祟,一些人当上公务员就觉得高人一等,再有个一官半职就更觉得了不起,坐在窗明几净舒适宽畅的办公室内,对待上门办事的人对待普通的老百姓,总是有那么几分优越感,居高临下,我说你听,我办你服。恰恰忘掉的是自己的地位是谁给的?工作的职务用来做什么的?如果我们不下决心治治这些“官腔”“官调”,从大的方面,官员与人民群众形成隔膜的阶层,“水可载舟也可覆舟”;从小的方面,宿迁永不停歇的软环境整治和民主评议行风等严格的“治吏”,也会重拳落到你的头上。勿谓言之不预也。
    在即将开始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分析检查阶段”中,我们将利用一段时间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不妨就从“官腔”查找起,看看自己,看看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腔调与作派,也欢迎经历过办事不便与不快的人民群众帮助我们查找,坚决整改,最终形成一个风清气正、透明高效、诚信服务的机关办事环境与机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