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个城市,我总喜欢睁大眼睛看四周,将看到的楼宇、道路、绿化、商贸、文化甚至小品、招牌等城市要素图景与宿迁进行对照、感悟、比较宿迁城市的过去、现在、将来。春节期间到南宁去了一趟,在飞机上看到《生活报》刊登的南宁最新统计数据。2008年全市GDP实现1316亿元,财政总收入191亿元,一般预算收入92亿元,恰好都是宿迁的一倍。
这样我对比较南宁就有了更大的兴趣。我在想,宿迁要实现南宁现今的经济发展指标并不困难,也不遥远。本届政府已经承诺到2012年财政收入达到25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20亿元。但届时宿迁的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商贸服务、文化教育等方面能不能达到现今南宁的水平呢?确实需要我们深思,努力,奋斗!这是撷取几幅照片来对照:
南宁是一个森林式城市,绿化覆盖率41%,“青山碧水绕城走,半城绿树半城楼”。从高速公路下来,步入民族大道,风景已经呈现。这条10公里长的城市“森林”通道,种有150种9万多株绿树,沿路亚热带雨林群落的生态景观让人赏心悦目。

方便快捷的交通,绿树如荫的市容、干净整洁的环境,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使南宁市在2007年摘取“联合国人居奖”。最近双刚刚摘取“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

即使背街小巷也整洁干净,在奔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也不失历史遗存,保留自身特色。南方人夜生活丰富,特色小吃必不可少,我们特别去了一条破旧的老街——中山路,使人们眼花瞭乱,垂涎欲滴,也大饱了口福。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放眼望去,五彩缤纷的城市夜景尽收眼底,碧波粼粼的百顷南湖、花草相映的邕江堤园、鳞次栉比的琅东楼群,使整个城市洋溢着现代气息,充满着无穷的魅力。


这就是我们宿迁未来几年图景吗?应该又是又不是,南宁一类城市优秀的应该借鉴,缺憾的应该避免。我们现在要有这样的大视野,大模样,大手笔(绝非一定是浪费资金和土地,实际上规划失误和建设败笔是最大的浪费),精心精细地规划、建设好城市。要么暂时不搞,要搞必出精品,经得起未来的评说与检验。不要出现刚建了几年的建筑,就成为“看之无味,弃之浪费”
之遗憾,而留下被评说是某某时代产物之尴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