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联合国人居署与建设部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城市论坛”在南京开幕,论坛的主题是“和谐的城镇化”。我被应邀参加了一场与南京市、盐城市,美国的洛杉矶市,澳大利亚墨尔本市,法国大巴黎区某市的市长们之间的对话。会议刚开始,来自美国休斯顿市的主持人就要台上6个市的主政官在纸上写出三句话反映自己城市的特色。
巴黎大区某市长写的是:“历史”、“对比”、“平衡”。他介绍说,我们市有1600年历史,虽然没有中国长,但我们城市以古城堡为标志,在建设现代与整合传统中很好地进行了融合,从而在新老对比中达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成为一个很好的旅游城市。

墨尔本市市长写的是:“多元”、“宜居”、“脆弱”。他解释道,墨尔本历史不长,但是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在这里有世界各种肤色人,有100多种语言,联邦广场每天都有各种文化的表演。生态环境好,非常适宜人居。当主持人问道,“脆弱”好象是贬义词,你为什么用它?这位市长坚定地说,我不认为是贬义词,我只是提醒市民注意,世界环境变化,气候变暖,对墨尔本的威胁很大,我们的淡水只能满足80%,河流在减少,草地在消失,对每个城市都要认识环境的脆弱性。他还强调城市的人居化、人文性,要把城市建设成人们非常开心、非常乐意生活的地方。
轮到我亮题板的时候,我的第一句话“生态为归宿”,解释道,这是我们追求并努力实践的目标,打造“森林式,园林化、环保型、可持续发展的湖滨特色生态城市”,让人们生活在空气清新、流水清洁、满眼绿色的环境中。第二句话是“创业求变迁”,解释道要通过全民创业,劳动致富;通过招商引资,富集要素。把宿迁打造成经济发展强劲,最具发展活力的热土。
我最后说,主持人要求三句话我只用了两句,我提请大家把这两句话的最后一个字联起来想,就是我们这个城市的特色与追求。虽然,我知道这样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的赞许。但在其他城市各有千秋的回答中,我记得最深刻,也最值得长久回味与思索的是——“平衡”与“脆弱”这两句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