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我市政府出台给购房者补贴的政策,被央视等各大媒体与南京、西安、重庆等一线城市并列称为“救市”,尤以最高补贴7%引人注目。
其实这是一种误判。宿迁这几年一直高度注意楼市的平稳健康发展,06年我市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幅53.4%,占总投资的23%,我们就及时调整,防止“虚高”,提出增幅不要超过工业,占比不超过20%。结果07年增幅回落到23.2%,占比18.9%;今年1-9月份增幅24.6%,占比17.9%。完全是健康良性的。在全国很多地方热炒地皮的时候,我们公开拒绝“面粉贵于面包”,不以地价作为“第二财政”。我们多次讲过,房地产的发展最终要靠工业化的支撑,如果没有更多的农民进城,市民创业,外地人来投资经商,就培育不出更多购房者,盲目追求房地产的速度最终也是站不长的,工业化发展到那一步房地产就会跟进那一步(尽管我市的工业固定资产投入这几年增速都在60%以上),我们不希望房地产的过度超前发展。
再从市区每平方米房价增长看,05年为1938元,06年为1980元,07年为2034元,今年1-9月为2175元(每一笔的交易都在电脑中统计,当然最高还有3000多元的)。这样的楼价开发商有钱可赚,但并无“暴利”。
由此我们非常自信地说宿迁楼市无泡沫,我们无须“救市”,我们的着眼点是鼓励多建高层、多住高楼,提升城市的发展质态,提高居民居住质量。
宿迁刚刚进入快速城市化,人们对高层住房往往还不太接受,认为房价高,得房率低、物管费高(不象一线城市居民以住高层为贵且越高价格越高),因此房子销售不如多层。但我们要有适用而长远的眼光。如果我们现在一味迁就只建多层,把地都批出去,城市都成了矮爬爬的钢筋水泥墙壁,没有高低错落的层次以及高质量高品位的楼房,那我们的后代就会认为我们这些人糟埸了土地,如同我们现在看七八十年代建的宿舍楼一样,感到是落后与低下,我们不能追求急功近利而失去城市的高品质,生活的高质量。。
我们现在要让有条件的市民尽量住上高质量的住房。我们对高层建筑给出的设计要求比较苛刻,建筑间隔大、绿化率高、住在高层视野开阔,下了电梯就是绿地空间(学香港而没条件学美国)。有一个温州的客商买了市中心的16层楼,她说每天站在窗前看到宿迁白天到处是绿色,晚上灯火阑珊,太美丽了。而且高层住宅都是现浇的连体框架结构,用钢量大塑性好,筑有地下室基础深重心低,抗震性能高,建筑成本肯定高。我们就是要这样多建设不给未来留下过多遗憾的建筑,政府出手鼓励这一类建房与购房也是必要的,而且最高补助7%是指16层以上建筑且房屋面积90平方米以下,不必大惊小怪,误解误判。
当然,我们对购多层房也有补贴(攀比了一下南京市),这是为了最大限度让利购房者。宿迁目前的地价并不高,楼价还合适(当然有区位不同),不必与大城市相提并论,也不必等待观望,需要之时就出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