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食品监管漏洞的大暴露

(2008-09-19 14:33:48)
标签:

杂谈

    这两天,我们正在全力追查“问题奶粉”和筛查“结石婴儿”。当研究和部署这项工作时,我不得不召集来三位副市长,因为他们分别分管着“卫生”、“质监”、“工商”、“农业”等部门,当谈到要追查奶源问题时,质监部门说这是农业部门监管的。我只好布置三个副市长各负责一摊子事。
    再翻开报纸、打开电视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全国工商部门在市场上查处“问题奶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查处工厂的奶粉,检测三聚氰胺含量,公布不合格产品;卫生部门在筛查婴幼儿肾结石,积极救治;农业部门在寻查奶源的生产与收购环节。大家都在紧张地行动起来,成千上万的监管人员一齐上了阵。
    但是,唯一没有看到一个最重要也是设立这个机构最该发挥作用的部门没有出现,就是“食品药品监督局”。
    这集中暴露了食品监管的大漏洞。食品是关乎人的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大事,各国都高度重视,中国也是史无前例地高度重视,有多个部门在管,十多万的“大盖帽”在查。从种植养殖开始,农业部门在管;进工厂加工,有质监部门在管;到市场流通,有工商部门在管;还有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这些部门都有专项职能,都有检测手段,都有法律法规,都有执法权力和执法队伍,算起来全国大约也有几种式样不同的制服、十多万人的“大盖帽”。但偏偏管不好。
    明眼人的道理,婴幼儿奶粉中出现三聚氰胺这种有毒化学物质不是一两天的事,参与干这个事的人也不是一两个人的事,已经成了行业的“潜规则”。但恰恰是我们这些部门这些“大盖帽”不知道?
    如果说不知道三聚氰胺的害处,半年前曾经发生的出口宠物食品罐头的事件,也是因为添加了三聚氰胺而引发了国际风波。难道监管部门就没有一个警觉起来,查一查供人食用的产品吗?
    食品的管理部门林立,但分散多头,各管一段,谁都管谁都管不了,早晚是要出事的。我们早就在实际工作中被这样弊病所困扰,重复劳动,疲于检查,互相推诿,事倍功半。我们不断地呼吁要进行改革,结果越改部门越多,人员越多,花钱越多,还常常遇到问题不知找那个,干脆把涉及的部门都找来。
    好不容易等来国家进行“大部门制”改革,食品监管并到药监局来了,食品药品监督局又并到卫生部去了,但还没发挥作用就出事了,这活脱脱是旧体制漏洞的大暴露。
    在国外对食品的监管是至高权威,且一条龙管到底。我市的出口生剥龙虾仁,美国的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上海办事处就经常到我市原虾产地骆马湖等养殖、收购地进行突击检查,化验水质。按照我国现有的管理体制,质监部门是不能查的,否则又越权了,留下的就是漏洞。
    美国的FDA隶属卫生教育福利部(看看人家是一个部管多少事),全国设为6 个大区管理,在全国有40个实验室,2100名科学家在这里工作,工作独立性很强,十分严格也相对公正。他们到宿迁检查从来不要当地人陪同,你也不知道他什么时间来过。这大体上会杜绝我们国家监管部门行政隶属的“地方保护”,检验结果的“公关摆平”的弊病。
    希望这次“问题奶粉”事件不是查查就过去了,处理几个人就了事了,而要从体制机制上找原因,堵漏洞,负责任,让我们吃上放心的食品,重塑中国食品的形象与信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