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职校 前途无限好

(2008-08-16 20:48:19)
标签:

杂谈

    每年暑期学生在报考普通高中还是职业学校问题上,总是令人费思量、苦煞心的事。前一条路是冲着上大学而去的,后一条路就意味着走普通劳动者的人生。一些家长总希望孩子能上大学,出人头地;孩子自己也觉得于心不甘,不想屈就。
    其实这大可不必。上大学跳出农门,改变命运,这是大学生计划分配时代的产物。现在尽管还有这样的现象,但更重要的是你的能力,是金子不管在那里都会闪光的。一个普通的工人也能成长为青岛港的桥吊队长许振超,上海港机厂的“抓斗大王”包起帆,常州黑牡丹纺织厂的邓建军这样的高级技师。   
    现实中确有以一些人的条件与成绩看,明知考大学比较勉强,但为了面子偏要挤上这条道,结果落榜后的前途并不妙。况且,考中职也不都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而是出于各人的志向和现实条件。上中职,如果学习成绩好还可以考大学,或“专升本”,一样可以圆大学梦。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不一定都要挤上大学这个独木桥,况且现在明摆的事实是,大学生的就业难,而职校的学生就业率100%,还供不应求。
    这还有一个思想观念与社会氛围问题。世界上发达国家都是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德国崛起之源就是注重培养研究人才和实用人才并重。孩子小学毕业后就被分流到三种不同类型的学校。20%上文科学校,毕业后,一般都可以升入大学;18%上实科学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成为工业企业的技术员、地方行政机构的中级职员、商店经理;62%上普通中学,毕业后,一般到工厂企业当学徒工、手工业者和事务员,也可以上各种职业学校深造,甚至当了几年工人还可以报考大学。人们对学业的选择往往是轻松自由的,主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这样的社会环境就会造就了大量高素质的劳动者,造出了举世闻名的精良机器。
    宿迁象大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高中阶段的普职比已经达到4.6:5.4,在校生11.6万人,这聚集的巨量的人力资源,也是我们的发展之源。我们无法跟大城市拼大学的规模,本科的水平,但职业教育完全可以发展成宿迁的特色教育体系,象德国那样成为后发快进的发动机。
    我们将继续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的精明增长和质量提升,也希望更多的学子投身职业学习,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一样是栋梁之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