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受气象

(2008-05-28 21:42:55)
标签:

杂谈

    初夏的正午,太阳当空,烈日炎炎。我关心气象的预报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真切,并且与心情、情感、忧愁联系在一起。
    这几天看央视抗震救灾直播节目,最关心的是汶川大地震灾区的天气预报。今天灾区的温度一下子蹿上了30以上,我们会联想将使住的帐篷里的群众更加闷热难挡,也不利于防疫。而震后几天的连续阴雨,我们曾不断咒骂老天作难,故意设置障碍延缓抢救生命的赛跑。总之,气象报告从来没有这样密切地与我们息息相关,生死牵挂。
    昨天,天气乌云密布,一阵一阵地暴雨如注,并预报伴有强对流的大风,我最担心田里黄灿灿的麦子别给暴雨打弯了头,给大风吹折了腰,到手的丰收别泡了汤(1971年6月中旬连续11天降水173.1毫米,造成全市严重的烂麦场,损失惨重)。果不其然这场暴雨最大的降雨量发生在泗洪县的上塘镇下了147毫米,幸而只有短暂的十几小时,天又放晴了。虽然天气热太阳晒,也非常高兴,因为这最有利小麦后期的蜡熟。但市气象局又给我报来《麦收期间天气预报》,6月1日以后还有较强的雷阵雨天气,这就警示我们要抓紧小麦的抢收抢脱,确保丰产丰收。
    今天,黄省长又来检查宿迁的防汛工作,预告我们今年沂沭泗流域降雨量较多,骆马湖将是全省的防汛重点。因为骆马湖地处沂沭泗流域,承泄上中游5.12万平方公里的来水,而且高差大,来量急,出口小,必须高度重视防汛,甚至滞洪区的爆破口门、农民撤退道路等都一一检查到位。我们希望能风调雨顺,不致招灾,蒙受损失,但必须防患于未然,把防汛减灾工作做的更细更透。
    这是今天我对气象预报的感受。这样一来,天气就不再是个体的感受了,而与经济、环境、生存等问题休戚相关了。生活在城里的人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对天气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如果所有的人象现在关注地震灾区天气一样,就会有更多相同的感受。有时天气热太阳晒,但对农业生产有益处,我们忍受一点也释然;有时天下雨路湿滑,但对庄稼生长有好处,我们克服一些也没啥。但愿这样和谐的感受多一些,毕竟民以食为天,食是生之本,我们每个人关心一些天气变化不是心灵的洗礼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民意难拂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