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20世纪80年代中期,拉吉夫。甘地提出“要用电子和教育革命把印度带入21世纪”。以后的历届政府都采取积极措施大力以计算机学习为主的职业教育。高级人才方面,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模式在全国建起5
个“印度理工学院,培养了大量综合性IT专家。在初级人才方面,全国163万软件从业人员有50%以上是通过非学历的IT培训而进入软件业的,促进了印度IT产业的崛起,一跃成为仅次美国的第二大服务外包国家。
德国职业教育在世界上享有盛誉,被称为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二根支柱。全国约有2/3的年轻人通过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接受初等以上的教育和培训,以一面在企业接受培训,一面在职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的“双元制”为特征的职制度,被德国人视为生产高质量产品的有力保障,并且自豪地将其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湖北省2007年中职招生规模首次超过普高,职普比达到5.2:4.8,连续三年保持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30%以上的增长速度。省委省政府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根本途径,作为促进湖北由劳动力输出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转变的重要措施,而纳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统筹规划,统一实施。
前车可鉴,捷径引路,宿迁也这样雄心勃勃地推进着。通过几年来倍受争议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市的初中升高中比例达到94.7%,连续三年位居苏北第一。最主要的原因是职业教育发展迅猛,从2000年的在校生9500人发展到去年的11.6万人,平均每年增长43%,职普比达到了5.4:4.6。我们提出“要象大办普通教育那样大办职业教育,要象大办工业园区那样大办职教园区”,这样的方向正确,路子对头,举措有力。如今只要有人力就有项目,只要有素质的人才就有高水平的产业。我们就是要象印度、德国等国家看齐,毫不动摇地把职业教育当作宿迁新型工业化的加速器,“更大突破”的助推器,持之以恒地抓,坚定不移的干,一定会走出具有宿迁特色的教育发展新路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