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善民生是头等大事

(2008-01-28 08:09:32)
标签:

杂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新举措,项目清晰,数字翔实,一件一件都要掷地有声地落到实处,件件都涉及政府要真金白银地加大投入的。
        比如,健全“低保”标准增长机制,今年苏北城市将达到每人每月200元,农村达到110元(我市现在分别为每月160元和80元);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最低标准由每人50元提高到100元;
        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65%(我市现为47%),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年不低于2400元(我市现为1200-1500元),分散供养每人每年不低于1800元;
        切实加强住房保障。使低保家庭住得上廉租房,
低收入家庭住得起经济适用房,新就业人员租得起房:
        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
        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金;
        实行临时生活救助制度;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
        这种雪中送暖的承诺令人欢欣鼓舞,但要一件一件落实起来并非易事,尤其对我们经济欠发达地区压力巨大。记得1 月17日,我到赵克志常务副省长办公室汇报工作,赵省长第一句话就说,我正要找你,罗省长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到城乡“低保”标准的提高,你们宿迁全省最低,这次会上准备宣布城市提高到每月200元,农村每月110元,你们有什么困难呀?还特别加重语气地说,你们不提高,省长报告就没法写上这一条。我说,提高我们当然同意,但省里一定要加大财政转移力度。而且,象高考分数线一样,每提高一分人数就会增加许多,这个因素要考虑。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目前,我市在全省最低标准“低保”补助下,城市享受的4.6万人,农村11.6万人,每年财政支出1.05亿元,其中大多数是省财政转移支付的,但地方也要拿一块,城市达40%,农村达10—20%。对于宿迁这样的市县财政,一直是吃饭财政,过去所有的财政支出全部用来保吃饭,保开门。财政供养人员(宿迁比例最少)特别是教师工资尚且经常欠发,很难来对困难群众发放财政补助资金。早几年,每年的财政支出预算都没有这一项目。现在,改善民生的政策举措不断出台、不断增长,支出的项目越来越多,直接花在百姓身上的钱越来越多。以07年为例,全市用于改善民生的各类财政支出为36.7亿元,占一般预算支出55.1%,同比增长35.3%。其中,有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06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出8500万元,投入6127万元用于农村卫生事业,投入1.2亿元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
学习生活环境,免收义务教育学杂费1.86亿元,用于农村生活救济和自然灾害救助共1.22亿元,发放各类抚恤金和就业补助分别为1.02亿元和3454万元。
        这次增加城乡“低保”补助标准,我市城乡人数将增加20—30%,无疑资金水涨船高也将达到2亿元。钱从那里来?虽然我市的财政虽然增长较快,但还没有到达真正的收获期。我们政府还要继续艰苦奋斗,勒紧财政过苦日子,挤出资金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活。省里提高标准对宿迁是难事,更是好事,我们真诚举双手欢迎,只要投向宿迁大地的钱特别是直接用在困难群众身上更是雪中送炭,增加的是社会财富,创造的是公平和谐。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我们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这是梁保华
书记在省政协开幕会上的铿锵的有力的话语,也是我们贯彻科学发展观要矢志努力做到的“头等大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