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跑关系走门子者戒

(2007-09-20 11:30:58)
标签:

随笔/感悟

 一个地区官风决定民风,上有所好,下必仿效。宿迁这个地方曾经盛行过关系学,老乡、同学、战友、同姓甚至七大姑八大姨,拐弯抹角八杆子打不着亲戚,经过如簧巧舌钻营运作也能挨上边、结成网、形成圈,成为玩得转、耍得开,路路通的群体。久而久之就形成干什么事都要找关系,找后台的风气甚至成为民间的习俗。我曾经看过一封揭发材料,某人曾向别人吹嘘过,我在县里没在找不到的人,疏通不了的关系,调我到宿迁市我都不去,小地方官好做。这狂妄之言令人气愤,小人得志之风要痛下决心扭转!
        建立地级宿迁市以后这种情况已经得到根本的扭转。我们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各地八方,关键岗位实行坚决的交流回避制度。在宿迁最难打破的积弊是用人权,主要是干部的使用、人事的调配。建市以后历届市委市政府就是打碎的就是这个堡垒。宿迁使用干部都是公开透明的,全国招聘、民主推荐、群众测评、公开竞争、公推公选等等,并在全国首创了“干部任前公示制”,把使用权的相当部分交给了群众。近期,又对凭实绩用干部作出了刚性的规定,对跑官要官者记录在案不再提拔等,保持了鲜明而坚定的用人导向;对人事权,市政府也形成了一套很好的制度,严格地近乎不近情理坚持编制与进人的“双紧”控制,报公务员凡进必考多人竞争,进事业单位必须经几堂会审过筛,编委会逐一反复比较讨论决定。任何人包括主要领导无权开口子批条子进一个人。多少年我们不因为党政主要领导的变更而始终把牢了这个关口。以至在我市直机关行政编制(含公安政法编制)只及周边类似市的60%左右情况下,实有人数与编制数之比为86.7%,不仅没有超编而且还缺编,真正意义上的“小政府、大社会”。
        曾经有人通过各种关系找到我,说你们当市长、书记的说一声同意,还有什么事解决不了,还有什么人进不来。听了这句话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我曾当面向他们说过,进人不是我们少数干部圈子里分享的权力,你们当干部有关系也可以找上门可以为子女为亲戚张罗,那普通老百姓无权无门怎么办?也有人嘀咕我是沭阳的女婿,怀疑我也保不了公正。确实,我的岳父岳母是抗战时期的老干部,他们都有众多兄弟姐妹还在沭阳农村,三代之内更是衍生出数不清的直系旁系远房的亲戚,两位老人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不允许他们找我,但断不了有人会通过各种关系找上来续亲近,我一概拒绝。他们中没有一人因我而当官进事业单位甚至谋到进城的工作,他们依然在乡下。我这不是标榜,而是索兴公开也好接受大家的监督,也让想跑关系走门子的人绝了这个念,在我们这里只会碰壁。
        当然,我们不能说宿迁已经完全没有了投桃报李相互交换的劣习,没有了私下交易暗箱操作的行为。如果有,就要群起而攻之,坚决地公开揭露,坚决地打碎块垒,坚决地长久监督,绝不让其有容身之地,打造宿迁的风清气正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心宽天地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