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村子里普遍的现象是,青壮年人基本上都在外打工,留下的是老人和孩子(部分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的妇女)。这既是一件好事,又是一件堪忧的事。欣喜的是农民外出打工,见了世面,挣了钞票,学了本领。忧虑的是,现在农民无论是务工还是务农,组织化程度还不高。
务农,还处于一家一户责任田为基础的超小型家庭农业经营,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方式,即使有些高效农业,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和组织,常常难抵市场的无情。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不断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改造农业的微观基础。专家讲的对,在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基础上是无法真正建成新农村和现代农业的。我们曾经对农民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这一点,估计不够,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现在对小农经济的局限性,同样估计不够。善政养民的关键是,土地要有规模,农民要有合作,政府要有支持,把农民组织成越来越大的经营主体。
务工,大多数还处于游兵散勇式地找工作,靠出卖体力取得微薄的收入,中国部分发达地区和企业也因此获得巨大的劳动力红利。现在的情况发生了变化,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工人对权益保障的要求越来越强烈,特别是第二代农民工正在接替。迫切需要加强对他们培训和教育,大办职业教育。培训也是把农民组织起来,将变体力型输出为技能型输出。
这二个方面的工作我们都要积极地做,而且做的越早越主动,越好越能使农民多得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