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城市化时代——我们的机遇与挑战

(2007-05-09 17:22:16)
   《新华每日电讯》在 2007-04-29 第5版注解中国新城市化时代时称:“一个可能持续几十年的,以人口城市化为主要特点的新城市化时代,悄然拉开序幕。”文章谈到,不过短短几年,中国已经从劳动力无限供给,转向“有限过剩”。更为潜在的压力是,他们、尤其是二代农民工,对城市提出了新的要求:工资、教育、养老、住房以及精神需求。
     《瞭望新闻周刊》则进一步指出,有三个看得见的力量正在推动着中国新的城市化进程:劳动力从无限供给转向有限过剩、第二代农民工的城市化愿望以及经济转型的内在压力。
      这预示着新一轮城市化的核心聚焦在“人的城市化”,也就是以城乡劳动力身份平等、机会平等和权益平等为明显特点的城市化。 
      培育劳动力资本,无论对农民工还是对企业,都是谋求经济长远竞争力,使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获得种种双赢的最佳手段,而这一过程将发生在未来中国的各个城市。
      未来中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竞争,已经从项目、资金,转向人力资本与制度、技术的竞争,这就是新城市化所昭示的鲜明前景。
      联系宿迁的城市化进程,如果说我们在上一轮还因为建市时间晚、载体小、积聚能力弱而没有抓住机遇,现在“新城市化时代”就是最重要的机遇。
    关键还是“人口、人手、人力、人才。”只要有了人,才能为城市化提供源头活水,才有最根本的生命线和保障点。要有城镇化的人,必须有供人生产生活的岗位和居所。最重要的载体还是工业突破,项目推进,提供出源源不断的就业岗位、商贸机会,吸引大批有固定收入的城市人口到宿迁的4个中等城市来。我市现在有107万劳动力外输,如果相反有这么多的劳动力在宿迁就业,就绝不一样。发达地区至所以发达,重要的一条就是外来人口支撑了当地的繁荣,有的地区外来人口甚至超过了本地人口。我们欣喜地看到,宿迁已经到了集聚城市人口的新阶段,现在在各开发区的就业人口已达18万,如果达到30万、50万或者100万人,那这个城市兴旺指日可待!不是做不到,只有咬紧牙关搞工业!
     要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和劳动技能培训。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兴办各类各门职业学校,让更多本地第二代民工、外地的青年学子到宿迁就学,拿技能证书,提高就业本领,优先满足宿迁工业大突破对劳动力的需求。并以宿迁为基地,培训技工、蓝领工人,为发达地区输送合格劳动者,把宿迁打造成“教育产业集聚城。”
     要降低本地及外地人到宿迁创业就业入居的门槛。当务之急是抑制对新宿迁人房价,要多搞打工楼、蓝领公寓、经济适用房等,使他们在发达地区吓人的房价前止步,而到宿迁能留得住购房安居定居。
      当然,新城市化时代不是没有竞争。发达地区也正在出手。一些地区专门为外来民工盖了公寓,生活设施比较到位,社保覆盖面比较广,为农民工子女提供公平的入学条件,免费为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等,努力将农民工留在城市。
      但是,我们更有优势。宿迁自己的人留不住是我们的羞愧,外地的人吸引不进来是我们的无能!面对新城市化时代,我们唯有背水一战,奋起竞争,夺得全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