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跨文化的红烧鱼》

(2007-02-14 15:56:18)
 近日读《扬子晚报》上的这篇境外“传真文章”短文觉得很有意思,作者陈义海旅居一英国人家里,烧得一手鲜美的红烧鱼,深得房东喜爱,临别,英国人请他把中式红烧鱼的菜谱“配方”写下来,可作者犯了难。英国人要的是具有确切数字的“配方”,比如鱼有多少克,葱、姜多少克,盐、糖多少克,等等。而这些,中国人烧菜从来没有想过。搁多少盐,放多少糖,全凭经验、眼力,甚至是第六感官。
       由这小小红烧鱼,我们也可以看出东西方在文化传统上的巨大差异。西方文化,从古希腊起,就显示出科学传统的特点。在西方人看来,一切都是可以探究的,大到宏观天体、宇宙,小到微观的细胞、原子;同时,一切都是可以言词说的。他们认为感观有时是不可靠的,而相信定量,相信刻度。中国文化从古代开始就缺少这样一种科学传统,更相信感知,一切凭印象。中国文化认为,一切美的东西是难以言说的;好的诗歌就在于“不著一字,尽得风流”。我们古代有世界最好的抒情诗,但我们没有系统的诗歌创作理论,只有点评式的“诗话”。
       掩卷思考,我们正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浪潮,面对招商引资等日益频繁的经济交往活动,面对宿迁更大突破需要培养的“第三种特质”,确实需要读懂这篇文章所述的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的意义,影响我们的思维及观念,提升我们的能力和水平。我曾经在一些场合谈到干部的培训和继续教育问题,希望大家多学学理工科的知识,宿迁现在的干部岗位上,很多人是文科毕业,学涯中就没有接触过高等数学,数理统计、数学模型、修正值等知识,因此思考问题缺乏定量分析,逻辑推论,数字精算等,满足于大概如此一般的定性推断,这也许是我们一些工作粗粗拉拉,得过且过,深入不下去的原因。当然从文科到学理工科是难的,需要自我挑战,即便一时学不了纯理工科,也要向此靠近,学一学经济管理、财政金融、法律伦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理论,而不能贪图捷径或者为了拿文凭学一些脱离当今火热实践的边缘学科,宿迁毕竟需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