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舆论监督更需要监督

(2007-03-07 19:02:50)

    近年来,随着媒体对社会丑恶现象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舆论监督以自身独特的优势,高举惩恶扬善、扶正却邪的大旗,成为一支最受老百姓欢迎和信赖,最积极有效且不可替代的重要监督力量。但正是舆论监督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各种媒体报道内容有失公正的情形也开始频频曝光,于是,一些媒体和记者的形象屡屡遭到质疑:舆论监督需要监督吗?
    从理论上讲,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的一个渠道,必然受到执政阶级与老百姓的极大关注。就实践的角度而言,舆论监督的活跃程度,标志着社
会政治民主气氛的好坏。近几年舆论监督所以能够以大胆泼辣、有效性强而受到上下垂爱,说到底,是体现了执政阶级的开放思维、亲民主张和惩治丑恶的决心。舆论监督不仅能够监督,而且还会比较有效地起到监督作用,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上层建筑已经明确意识到,只有如此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的清除自身肌体上生长出来的毒瘤,框正整个社会风气,从而构建更大程度上的和谐社会。可见,舆论监督的存在和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集中反映,而非舆论自身的所谓"鸿鹕之志"决定的,更不允许个别媒体或编辑记者随意弄个"潮起潮落"。
    一、舆论监督不能凌驾于社会监督之上。舆论的声音,应当代表绝大多数老百姓的根本利益;舆论监督是一种社会监督,反映的是群众呼声,
是媒体或媒体人对社会民生的真实吁请,而不是媒体或媒体人自身利益的代言。假借社会责任谋求个人或小集团利益,那就不能成其为舆论监督,因为出发点偏离了,你的目的不是为群众利益,即使客观上起到某些效果,也是可耻的行为。山西左云煤矿透水后,中央下了大决心,有多少起初拿了钱的真记者抱头鼠窜,最后在官方的强大压力下又退出脏款?你敢说你是"为民请命"吗?你敢说你怀有一颗舆论监督的责任和良心吗?你敢说你不是比那些"黑矿主"更"黑"吗?你敢面对全社会那么多双凝视你的眼睛吗?
    二、舆论监督从业队伍治理要从源头抓起。所谓舆论监督从业队伍,主要是写稿编稿发稿的,这些人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有问题,就没有资格
从事这项伟大而神圣的事业。大同浑源煤矿打死"记者"案,被称为"假记者真问题",从另一角度暴露了当前舆论监督从业队伍管理混乱,兰成长之死的警示意义,应该是多方面的。就本文立论的角度看,记者是无冕之王,但不是有真记者胡作非为,哪有假"记者"敢步其后尘?舆论监督是要得,但如果舆论队伍腐烂了,那就宁可不要!而舆论队伍腐烂的责任问谁?当然要问那些管理者!报社凭啥就把这样的人弄进去了,既弄进去又说人家采访是个人行为,有好处分一半,有问题推开算,对得起人家死者和活着的家属吗?网罗一批社会闲散者当走卒和"炮灰",中饱私囊,你们管理层稳坐"钓鱼台",吃得肥头大耳,还能说成有社会责任和良心?据称,与死者兰成长一起进矿的一位黄氏"记者",刚刚刑满释放不久,不知咋就混上了"记者",着实令人费解。这样的人怀揣舆论"本本",不出事反倒怪了!
    三、对舆论监督的监督更应从严。舆论监督,依靠的是舆论,而舆论的导向性很强,一旦有所偏颇或失误,就会在群众中造成恶劣影响,甚至危
害党和政府形象,隔阂党群干群关系,在和谐的主旋律中产生刺耳的杂音。因此,对舆论监督的监督更应从严。一旦找出害群之马,就坚决将其清除出来,绳之以法纪。对媒体内部管理,从组织人事到财务审计,应加强手段,密切监控,堵塞漏洞,揪住黑手。唯其如此,才能切实让舆论监督这个"大喇叭"播放出更加动人和谐悦耳的乐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