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札记(2)

(2023-06-04 01:27:50)
标签:

读书

札记

阅读

心得

分类: 阅读札记

13.《爱的恒久是忍耐》(张欣)2001.9.18

这应该是一个中篇的扩写,于冰在深圳经商的这段原来是有一个单独的篇章的,曾经看过。

但还是很喜欢这本书,喜欢张欣笔下的这一个人,抗美的经历,那么的大起大落,可并没有摧毁她观念上的什么东西,她依然是那么自我,做该做的事情——在道德和道义上都无可挑剔;坚持的要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当然不是逞强斗胜、不择手段的那种。在她身上的确体现出了我们这一代人中许许多多的人的本色——即能干又不张扬,在人格和人品上都是值得肯定的。

 

14.《姐妹花》(文夕)2001.9.22

    文夕的文笔并不太好,甚至还有小小的语病。她想把十多年的深圳的事情都写下来,就不免有些蜻蜓点水的味道了,许多事件确是我们经历过的,可什么都作为背景就似乎有些散有些浮,其实也许没有必要非以深圳的这十几年变化为背景不可。

不过这姐妹俩的命运还是写出了一些故事来。女人,不论是刚烈的还是柔弱的,不论有着轰轰烈烈结局的还是有着热情浪漫经历的,都关乎情,关乎爱,总是冲不出那一张网去。还是本书封底的那一句话好:“人的一生中最幸福的就是爱上一个也爱自己的人”。    

 

15.《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2001.11.5

    真如作者所说是一部“具有极重的私人性质”的小说。不知这本书之所以畅销是否因为其中关于性的描写。

买此书时全然不晓书中有如许的关于性的文字,这是我不大喜欢的部分,但这样的书能发行,也是开放的结果。

书中较吸引人的还是人物的对话,较感人的还是人物的情感故事。

 

16.《天苍茫》(师永刚)2002.1.14

    自小就喜欢马,因为它的驰骋千里,因为它的英俊洒脱,更喜欢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万马奔腾的景观。当然,这一种喜欢,更多的带有女孩子的那种浪漫向往,把一种浪漫的情怀依附在了马的身上。

看这本《天苍茫》,竟就有了一种感动,对马的本性、对马与人的情感。一匹马它一旦成了战士,成了人的战友,可以与人同生共死,这里面就包含了悲壮,而马宁愿为人去赴死,为人去徇情,就有了一种深深的凄美。

对于英雄或者说勇士的那一种执着,对于马的那一份情义和忠诚,我是怀了深厚的敬意的,因为我被这一切深深的感动。

浪漫的情怀自然还存在着,同时再加上敬意和感动,这一种情感可能就更完整了。

又:看完书结尾处的这段附录,竟有泪水涌了上来,这一种感动,是为那一种坚持、那一种坚韧和由于这坚持的结果。有时候执着就是一种美德,焕发出人格的光辉。

 

17.《古玩商》(王纪仪)2002.1.14

    古玩就是历史,一件古玩就是一段历史。在那上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悲欢离合的故事。古玩应该归国家所有,应该收藏在国家的博物馆里或真正懂得古玩的收藏家手中,而不应该流落到异国他乡成为他人炫耀的资本。经营古玩的商人应该是真正懂得和具有善心的,否则,就无异于玩弄历史和出卖国家了。

 

18.《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2002.4.20

    很早以前就知道海伦·凯勒的事迹,但仅仅知道她是又盲又聋又哑的女孩却成了作家。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奇迹是如何创造的。海伦·凯勒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可是这个奇迹的完成却要她付出多少努力,要有多么坚强的意志,还有那一颗追求光明的美丽心灵。之所以认为这是一个奇迹,是怎么也想象不出面对一个这样的残疾女孩如何开启她的智慧的门扇,怎么让光明透进到那黑暗的世界。所以在赞美海伦的同时不由的不钦佩莎莉文老师,那个把阳光把春雨把知识把智慧带给海伦的伟大女性。

看海伦的成长和成就,就该知道“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19.《像少年啦 飞驰》(韩寒)2002.1.30

    原来想“不读书”的韩寒是不是会很快的才思枯竭?

却原来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就想起人民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说过高中就可以不用读语文了。

“不读书”的韩寒用文字来调侃了,调侃读书的人,调侃社会上的事,调侃生活中的事,调侃周遭的你我熟悉的人和事甚至文字本身。就觉得韩寒真是小看不得。

 

20.《神秘逸事·佛缘佛事》(张景然)2002.1.16

    神秘逸事也好,佛缘佛事也好,在我看来,这一切都只是个人的一种感觉而已。对人、对事、对世界、对佛事、对灵界,也都是感觉而已。三毛、贾平凹都是我喜欢的作家,因为喜欢,就会认可很多东西。那种共识,那种心灵相通,那种感知,并没有什么迷信色彩,有的只是让人心动的那种“相知”的感动。

 

21.《人有病,天知否》(陈徒手)2001.7.9

    人有病,天知否?而天知又如何呢?

“人有病”是一个很可怕的现象。

有健康的社会、健康的人类群体,才可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经过”了那样的时代,才能感知生活在当今这个时代实在是一件幸事。

 

22.《爱情伊妹儿》(麦琪)2002.1.24

    没有看过《英儿》,所以并不知道英子的事情。但是看了《爱情伊妹儿》,我还是喜欢英子这个人的。因为她的真诚和坦率而喜欢她。一个女人要敢恨可能不难,而要敢爱则不易。几千年遗留下来的传统观念给女人的束缚是最多的,女人也是活得最艰难的。当那只蝴蝶飞来的时候,谁能保证它能使每一个女人都感到生命的复活,而被它带到哪怕一个美丽的地方去。

 

23.《大宅门》(郭宝昌)2001.4.20

    内忧外患

兴国治家过日子

都不容易

 

24《水与火的缠绵》(池莉)2002.5.7

    喜欢池莉的小说,就是喜欢她的那种细致的笔触,描绘出一个人或者说是一代人的人生历程和心路历程。总觉得她能写出我的感受,她写的都是我想说的,比如她的随笔《怎么爱你也不够,》比如她的《太阳出世》,比如她的看《廊桥遗梦》的读后感。

池莉善于写生活中琐细的事情,在我们也许不当一回事的事,叫池莉一写,就有滋有味起来,并且是那么的有切入肺腑的同感。

有一代人或者说有一些人再或者说有一个人就是这样生活的,有没有代表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确实是真实的存在着,生活中的那些无奈那些不由自主就是那样“控制”着一个人,时代的烙印是那么的深刻,这一代平凡的人因了时代的烙印也变的可歌可泣起来——随着池莉的笔。

我说的可歌是指有故事可写,可泣是不能不让人流下心酸的悲凄的泪水。能够鼓舞人的是芒芒终于可以下决心去走长江了,在整整18年之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