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发挥(1)
(2023-05-13 21:48:23)
标签:
阅读标题记录生活 |
分类: 随笔 |
我当前的阅读主要来自微信的公众号,朋友推荐和转发的会挑着看一些,自己关注了的公号文每天也是挑着看一些,并不可能全都看一遍,浏览之下会对一些文章的标题有认同感,没有看内容,仅从标题那句话或那几个字上就引发了联想。
平时记录了一些文章题目,有的的确是没有时间阅读内容,记录的这些题目都是当时一看之下就觉得“挺好的”,觉得也可以拿这题目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或者延展开来聊一聊,这事儿想了一段时间,拿不定主意该怎么“定位”,今天突然想到“借题发挥”这个词,觉得恰好可以作为标题,也挺恰如其分的。
《叔本华: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
很多人都会说生活就是一地鸡毛,这一点都没有错,一个人在单身的时候,自由又自在,一旦成了家,就有许许多多想不到的事情扑面而来,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会抓瞎,一再的调整不好会抓狂,如果不能很好的经营家庭生活,那么你祈望的美好就没有了,你在这之前本身所具有的美好也被消耗殆尽。人的一辈子都在“生活”之中,如果没有了美好,那就真的一点意思也没有了。
《张承志:如今的我很少吃惊》
如今,是和以往对应的,如今不再吃惊,那是有以往的经历垫底了,你经历过大风大浪,自然就不会惧怕一般的风雨,你曾经在恶劣的环境中受过磨难,就不会再对一些妄语吃惊了。
经历过时代变迁的人会有一些免疫力,会有一种练达的心境,但如果对本应该“吃惊”的事情,对频频出现的“让人吃惊”的事情,都麻木不仁了,也是很可怕的。
《梁漱溟:我们因停止学习而变老》
记得很多年前,我们同学聚会的时候,会聊到小孩,说如果自己说一下“以前”,孩子就会问,那是旧社会的事情吗,或者说你别说旧社会的事了。我们这一代人,生在红旗下,长在甜水里,怎么能跟旧社会挂上钩呢。
但是新新人类出生以后,我们就变的“旧”了,而总是说“以前”的人,就会被认为这是“老”了。如果一个人,总是一成不变,不管说什么都是老一套,或者都是过去了的年代里使用的词汇,那么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人老了。
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才会有活力。有人说,不要把365天过成1天,意思就是没有变化没有进步,那么不管你是多少岁,也就已经像一个老人了。
《麦家:在读书中慢慢老去,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自从有了《浪漫的事》这首歌,一看到浪漫的事或事情这样的句子,那首歌就会在耳边回响,有一句歌词是: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还有:坐着摇椅慢慢聊。
人总会老去,慢慢的很多事就做不来了,若眼睛没问题的话,读书应该还是可以的,曾经看到一篇文章里说一个老人在医院的病床上还拿着一本书在看,老人说哪怕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也要看书。
是书有魅力,还是读书有魅力呢。读书,如果已经成为一个人的习惯,或者是一种需求,那么,读书,就是作为充盈他的内心,丰富他的精神而存在的。你可以蒙太奇出这样一个画面,一个人在读书中慢慢老去,世事的喧嚣繁华以及熙熙攘攘,都只在他的周边笼罩,而他根本不在其中,而他又对那一切都了然于心,这还真的是一件浪漫的事情。
大数据时代,往往会让你很容易看到你选择过的同类文章,这个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不能在阅读的时候,看到作者写出了跟你想法相同的东西,你就觉得自己是多么的英明和正确,阅读,也应该去看那些不同的观点,也许你未接触过的不知道的一些理论和知识,正是打开你眼界的一扇窗户,博采众长才能提高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