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长眠,我常思
(2023-04-05 15:18:03)
标签:
清明思亲记录生活 |
分类: 随笔 |
今天清明,严重潮湿,墙壁都是水,像是在流泪……
想到以前抱怨天气不好的时候,老爸会说什么叫好天气什么又叫不好呢,你不喜欢下雨就说天气不好?那农田呢?所以之后,我不大说天气好不好了,只是说天气如何,按照天气情况实事求是的说。
有一些日子很郁闷,也会跟老爸唠叨唠叨,老爸边干着活边好像并不很在意的说:快乐是要自己去寻找的,没有人会送给你。所以,我学着不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在林场的时候,逢到雨天,骑车回家,自行车轮胎上沾满泥巴,在清理的时候就说路不好走不说,还沾了这么多泥,心里是很心疼自行车的,就怕弄坏了,老爸会说这就是个工具,该怎么用就怎么用。如此,我也就没有多少心理负担了。
到深圳工作之后,每次休假回家,都会与父母聊天,说很多话,有些纠结都会在老爸这迎刃而解,那时候,就觉得每次回家都像充电,再回到班儿上,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满血复活”的状态。
老妈是个细心的人,文化不高,学什么都成,做什么都能称得上“正宗”,做的食物都是味道正的,没有专门学过裁缝,但什么样式的衣服都能做,最难做的“四个兜”的干部服、中山装都会做,普通的衣裤就更不在话下了。
妈妈还有很多小妙招,生活中一遇到什么觉得不知怎么弄的事儿,妈妈总是随口一句就给你一个好办法。比如,以前用那种双缸洗衣机,要把洗好的衣服拎到甩干机里去,冬天水冷沉在水下的小件的衣服你就不想下手去抓,我妈说你把开关开一下,机器转起来衣服就上来了,果然是个好办法。(不要说把水放掉就没这个问题了,最后一缸水一般都留下来洗下一次的衣服或别用,不浪费)
我生孩子的半年产假都是在父母家中过的,那时刚离休的父亲做起了采买,妈妈说要买点什么,老爸立马就骑上自行车去买回来,妈妈每天做饭照顾我和刚出生的外孙女,洗尿片都洗的手疼,满月后的我赶紧自己做能做的事,但是父母还是承担了大量的工作,我被呵护的很好,身体也没出现任何不适,这半年让我完完全全的体会到了父母对我的疼爱。
我从小就帮做衣服的妈妈钉扣子锁扣眼,或给衣服手工縴边,以及帮妈妈在拆衣服或被子的时候摘线头,后来我喜欢做点小手工,弄弄针线活,可能有妈妈的影响,也不觉得有多大难度,但是裁剪衣裤并缝制我是不会的,最多做一条没有技术含量的大摆裙。
内退之后,回家愈发频繁,呆在家里的时间也愈发的多了,父母渐渐年迈,他们有了需要陪伴的意思并且直接做了表达,那时我还想,老爸还会说温情的话了,这可是前所未有过的,真是难得。
新千年之后,有了互联网,时代在发生着变化,很多新事物新名词不断涌现,老爸很是关心,也看也问也学,我那时在老爸身上看到了活到老学到老的样子,他不但自己关心这些,也会问问我们,看我们是否在关心时事,比如他会问你上网了吗,你说上了,他会继续了解一下上网都能干啥。
老妈一如既往的操持一日三餐,老爸只有吃老妈做的饭才是最可口的,老爸封老妈为一级厨师,后来说老妈是特级厨师。真的,老妈做的饭菜面食都是很棒的,我们家姐弟三人都比不过我妈,直到后来老妈没有力气做了,我们做的饭菜也不合她胃口,她吃的极少,我们是干着急也没有办法。
老爸病重入院后就不怎么爱说话了,在走之前一段时间,已不能说话,但老爸的意识还是清楚的,在老爸还能说话的时候,在他心情看上去也挺好的时候,我问老爸对我们还有什么要求,有什么要说一说的吗,老爸遥遥头说没有,那时在医院,我特别希望老爸有几句临终遗言。老爸可能心里觉得自己病不重,还能回家,也许他真的觉得平时都说了,没有什么要说的了,这一点我总觉的遗憾。
在医院陪老爸的时候,有一次在跟老爸聊天的时候我复述爸爸二十多年前说过的话,我说爸爸你六十岁的时候对我们提了要求,你说:我已经六十岁了,从今天开始,不好听的话你们不要说,让我不高兴的事不要做。老爸说我说的话你都记得?我说当然,我说你说的话我都记得,那你说我做到了吗,老爸含笑点头说,不错,你都做到了。
老妈在老爸走后的那两年里,身体是每况愈下,她那颗有着先天性缺损的心脏越来越跳不动了,最后一次住院的时候,她经历了也可能是她最恐惧的事情,所以,她说她再也不进医院了。老妈还真的就那么一直坚持着。
老妈的毅力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从小我就知道妈妈特别能忍耐,特别坚强,不管是生病还是受伤,她几乎都没有耽误过上班和照顾我们,她那矮小的身躯里是有着无穷的能量的,甚至比我的高大的父亲还要坚强。妈妈最后的时光更多的是说她小时候的事,说她的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妈妈家就妈妈自己离开了老家到了南方,她最牵挂的还是家乡和亲人,也许最终在弥留之际,她还是回了她出生的以及生命最初成长的地方。
老爸在医院的时候,虽然我已经知道他不可能出院了,他的病太严重了,但我还是要经常鼓励他,让他配合治疗让他坚强一些,我说你病好了,我们就回家啊,老爸看着我说:家?哪个家?我说惠州啊,惠州的那个你住了几十年的家啊,爸爸说没有印象了,我说那你印象里的家是什么样的,老爸说那个大门楼子的家,我拿惠州家的照片给老爸看,老爸依然摇头说没有印象。
这个他一生转战南北最后驻扎下来的家,这个他这一生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这个他最后作为安居养老会一直住到终老的家,在他最后的那段时间,竟然没有留在他的记忆里,竟然从他的脑海中消失了,当时与老爸对话,我真的是悲从中来,不过,也许人就是这样吧,到最后还是回到了最初,回到他落生的地方,他呼吸第一口空气的地方,他喝第一口水的地方。
只有这个地方才是心安之处吧,我们与父母的相逢是一种缘,我们与父母的相互守护也是一种缘,人生几何,生老病死乃自然规律,即使父母在最后的时刻都不认识你是他的儿女了,但他还记得他出生的地方,这也就足够了,你并不需要他们记住你,你只需要记住自己的来处,他们也一样。
因为缘分,我们相逢相处几十年,斯人已逝,情不能忘。今天看到白熊姐发的朋友圈:“清明时节雨纷纷!怀念在天堂的爸爸妈妈,您们长眠,我常思,愿您们在天堂一切安好!女儿想念您们!”我借用里面的“你们长眠,我常思”作为标题,写下清明时节的所思所想,虽然不足以表达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