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好听不好听
(2023-02-03 20:27:51)
标签:
说话技巧艺术生活 |
分类: 随笔 |
年快过完了,过年期间是集中的听好话的时间,也就是好话都集中在这几天里说了,每逢过年我都会想起老妈在的时候,总是告诫我们什么话不能说,什么话要怎么说,这其实不是要求而是一个规矩,就是在新年期间一定要说好话,说吉利话,好让来年顺顺利利的度过。
过年,除了主动上门拜年的,亲朋好友见面也一样是要拜年要说喜庆话,见到做生意的就恭喜发财,见到年轻人就事业顺利,见到小孩子就学业有成、快高长大等等。我们东北人有一句“俗话”,平时听到说好听话的,就说这是说过年话呢。
有的人有时也会一不留神说了不大顺耳的话,其实也没啥,都是实话,但过年的时候说就总让人觉得不吉利,好像会影响之后一年的运程,有的不那么讲究的就说一句,百无禁忌,没事儿,粤语里有一句叫做“好的不灵丑的灵”,就是告诫你千万别乱说话。
年快过完了,好话,吉利话,说的也都说了,听的也都听了,那就来说说所谓说话不好听的吧,啥叫说话不好听呢,小时候只知道吵架的时候才会有不好听的话,长大了又知道那种指桑骂槐冷嘲热讽酸不激溜的话不好听。还有阿谀奉承的话也不好听,再就是打脸的揭短的故意捅人心窝子的话,表面没有脏字没有不好的词,但会伤人,这都属于说话不好听的。
有一些人,性子急,快人快语,出语伤人而不自知,他们觉得自己是好心,是为了别人好,只不过是忠言逆耳,还有的人也知道自己说话不好听,但觉得这也没啥,他们会说我这人说话不好听啊,但我绝没有恶意,只不过就事论事而已。
我女儿小的时候,我带女儿回家,我姐姐带儿子回家的时候也会遇到,就是你在门前下车搬东西或临走时在门前上车,有人走过来倚老卖老的给你一句:外孙是狗,吃了就走。你说你别扭不别扭,明明你回娘家是给父母带了很多东西的,父母也是格外的高兴的。可你又能怎样,不听也听了,如果这人总是这么说话,恐怕你就不愿意与其来往了,仅此而已吧。
说回头,谁都喜欢听好听话吧,虽然有“忠言逆耳利于行”之说,但“忠言”,终归还是有“利于行”的作用才不会因“逆耳”而不被排斥,再说,所谓逆耳,和“不好听”还是不一样的。
所谓说话不好听,我们恐怕都遇到过的,就像前几天我写的让你哑口无言的一些话,其实就属于“不好听”的话。那年我老叔老婶来看我父母,老婶早上起来就到厨房去熬粥,拌凉菜,这时王阿姨过来就问弄什么呢,我老婶说拌凉菜,王阿姨说这有啥好吃的,我最不爱吃拌菜了,我一听就有点不高兴,我老婶说我们爱吃。
旅游的时候吃团餐,也是最怕别人指着某个菜说真难吃,跟猪食似的,如果这菜你恰好爱吃或正在吃,你说你尴尬不。别人正在做的饭菜,别人正在吃的东西,你上来就是一句这有什么好吃的,或者这个最难吃了,或者跟猪食似的,你说这话好听吗,你让人家情何以堪呢。
像这一类的不好听的话,真的还挺多,只是有的人就那么一说,我们大多也不计较就是了。有的人是出于某种心理,所以说出来的话大多都不好听,带着指责,带着鄙视,带着贬低,了解这人的大多不与他一般见识,惹不起躲得起,不了解的要么不吭声要么得吵架。
说话不好听的人,有的可能是知道的不多又自以为是,有的可能是文化水平比较低,有的是天生就喜欢挑刺,用挑刺来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还有的是喜欢指责、挖苦、诋毁,似乎看谁都不顺眼。
如果一个人说话大多是不好听的,那么这个人一定是有问题的。就像之前王阿姨家的那个保姆,说你们怎么那么爱养猫,说你怎么在房子周围种东西,她还说王阿姨家的房子怎么在那个位置,一点也不好,说你的房子怎么这么小,是不是没有人家官大,又说为什么要住这里要爬那么高的楼梯,为什么不住在山下,王阿姨一气之下让她“滚蛋”了。
有一些话,说的人觉得是好话,是“为你好”,但听的人却会觉得不好听,比如“别浪费时间了”,这句话本没有什么不好,但因为对话的双方在性格和处事方法上不一样,或者,说的一方没有与对方共情,不是耐心的将心比心的分析,而是把自己的处事方法强加于对方,自然会让对方不舒服,好像自己真的很无聊很低能似的,这样,自然就觉得这话不好听了。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再啰嗦了。
各人的说话方式不同,有的人比较简单,不太熟悉的人,往往会觉得这种简单的话语在某种语境之下是不好听的,如果是很熟悉的人,你听他简单武断的去定义什么,那话语感觉上也是不好听的,但因为你对他的了解,有很多以往交流的铺垫,这所谓的不好听你也能迁就,那就不算事儿了。
说话的好听不好听,既取决于听的人,也取决于说的人,说的人不能奢望所有的人都了解你理解你,也不能奢望了解你理解你的人能永远迁就你。利于行的忠言也不一定非要逆耳,刻薄的伤人的话还是少说甚至不说为好,把话说好,连你的敌人也会服你吧,把话说好,也是心怀善意的一种表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