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的哑口无言
(2023-01-11 23:29:23)
标签:
认知交流记录生活 |
分类: 随笔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常会碰到突然就无言以对的情况,这所谓的无言以对或哑口无言是有多种原因的,各种情况下、面对各种人,都会出现。
比如你每天都被问今天吃啥,虽然你不至于说无言以对,但也会不想回答。前段时间,在王阿姨家做家政的小王,去打饭的时候看到我在园子里拔草,就说这草很难弄的,又说你这么拔不行的,我刚要开口,她又哇啦哇啦的说了一通,我突然就觉得我好蠢啊,瞬间的哑口无言。
过后,我想我搬回来四年了,这四年用了各种方法对付这些杂草,我现在用的方法当然是我各种实践后觉得是最可取的一种,你凭什么一上来就一通损呢,想想,对此还真的没什么可说的,自己干自己的就是了。
这几天,王阿姨家又换保姆了,走过来走过去,说了两句话,第一句是,她看到我正在园子边的猫沙池那铲猫屎,说:你们怎么那么爱养猫呢!第二句是,看到我在围墙边修剪花枝,说:房子周围不应该种花,我说那种啥,她说啥都不要种,什么都没有才好。她这两句话都让我一瞬间哑口无言。
如果我说我为什么爱养猫,是不是可以开一堂课了,如果说我为什么要在房子周围种花种草,是不是也要来个长篇大论,千言万语汇不成一句话,自然就哑口无言了。
北方人的饮食习惯与广东不同,我记得我小的时候,我妈妈在山边种了一些玉米,玉米长成之后,收回来,我妈妈烀了一锅,我们当饭吃,当饭就是主食,该做菜还是做菜的,并不就只是吃玉米,拿馒头当主食也是这样的,菜肴也照样可以是大鱼大肉。有一次我在单位跟同事说中午是吃馒头,同事当即来了一句你怎么这么省,我猜她是觉得我这顿饭就只吃馒头了,这个问法也是有他的认知的,我不至于哑口无言,但也颇觉无语,这是几十年前的事了,现在各地的饮食习惯都在融合,也不会发生这样的问题了。
前几年老爸生病,我到医院去陪护,最初的日子很是焦虑,也遇到一些困难,一度有一种焦头烂额的感觉,那时满心里就是想着怎么样能把事情做好,让老爸能尽可能的舒服些,那时的焦虑和纠结也都在这上面,这时候你没有听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听到的是一句:你会有福报的,那一瞬间真的是哑口无言啊。
在医院的时候,遇到事,会记上一笔,放在朋友圈里,那是最便捷的一种记录方法,即时的最真实的体会和感受,不记下来很快就没有了,这也曾被有的人诟病,说为什么要写要发,也有的直接跟我说别写了,对此,当时的我也是哑口无言的。现在想来,我是可以放在圈里只自己可见的,记录而已嘛,唉,时过境迁,不说也罢。
零零星星的这样的事也是有的,你在浇花,有人走过来说,又浇花,浇了有啥用,或者浇它干嘛,我铺草皮,又说这能活吗,不一定能活,你以为这么容易啊……等等,不一而足。
这几年我真的是理解我老爸了,以前我看我爸,会觉得他越老越不那么宽容了,为什么呢,原因应该就是,别人跟他的认知有差异,而他会觉得这些事你还不懂吗?所以他会只是叹息和不屑的“切”一声,聊不进去的时候,他就不说了,懒得说。
知道我的作息习惯的人,了解我的人,都会避开我休息的时间来找我,不知道的人,他会觉得奇怪,奇怪也就罢了,一开口还带着指责的语气,有的明明知道还会“看不惯”,也会很不满意似的说,你怎么那么晚还不起来啊,那一刻也真的是让人哑口无言。
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往往是认知不同,也就是认知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个时候,很容易鸡同鸭讲。一件事产生的原因可能只有一个也可能有很多,比如问你为什么那么爱养猫,理由真的不止一个,如果再扩大到不止我自己的原因就更多了,你这么问我,我是说我从小就喜欢猫啊,还是说我要猫看家抓老鼠啊,还是我就想跟猫玩,我就觉得猫比其他动物可爱啊,还是我要说救助流浪猫,或者是不忍他们忍饥挨饿等等等等啊,我随便说一条,可能还会被问接下来的问题,那么,我还不如干脆哑口无言算了。